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出逃后被缉拿归案,一时间坊间传闻无数。李向东在出任四川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七年间敛财数亿,除了需问责李向东的贪欲,四川无线音乐基地的管理模式漏洞和监管体制的制度缺失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
从各自为战到平台大一统
运营商在增值业务上不是一开始就决定采用基地模式的。
2004年,移动开始发展彩铃业务时,各省公司都在建设自己的业务,各自为战的结果是导致音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与唱片公司的合作被分割地支离破碎。这些分散的音乐资源急需统一管理,建立统一的合作和接入体制。痛定思痛之下,中国移动决定整合网络、设备和内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个统一的无线音乐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支撑基地,这就是后来的“全网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一点接入,全网服务”。
而后,中移动的内部通知更明确了“平台大一统”的战略思想,从2009年7月开始,各省公司停止新增本省彩铃内容合作伙伴,并停止与到期的本省彩铃合作伙伴续约。2010年1月1日无线音乐内容集中管理工作正式实施,按照新的管理办法,所有彩铃内容由设在四川的音乐基地统一引入,各省公司不允许自行新增任何本省彩铃内容。
巨额牟利的五五分成
李向东的敛财数亿,单是受贿是不足以的,敛财途径主要来自分成。
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打造的全网中央音乐平台,四川移动直接与SP(服务提供商)、CP(内容提供商)和唱片公司合作,一首直接接入中国移动中央音乐平台的彩铃,其收入中国移动与唱片公司等CP五五分成。
2006年春晚,四川移动音乐基地的12530网站与春晚同步,将晚会现场的所有歌曲实时上线,用户立即就能将喜欢的歌曲设置为手机彩铃。”单是《吉祥三宝》一首的下载就高达200万次以上!”李向东曾经这样回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8月8日的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唱后一个小时内,中国移动就通过无线音乐平台首发,之后24小时下载次数就达到了573万次。
无利不起早,而有利的地方,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成了SP和CP们削尖脑袋想挤进去的地方。而李向东本人,作为“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创始人,作为“中国正品音乐的拯救者”,这个基地也成了为自己、为亲友牟利的基地。据悉,在李向东担任无线音乐基地负责人的七年间,先后有多位亲友从他那获得增值业务,李向东还设有关联公司变相参股,比如成都音信互动有限公司,参股人俞卫中系李向东的同乡和大学同学。而堪称李向东的“影子公司”的娱音科技负责了整个无线音乐基地的音源审核、音源制作以及中小版权公司音乐的内容接入,另外4家公司迅捷英翔、创艺和弦、合力迅达和结信网络则负责支撑考核、产品策划、设计、规范、开发、运营以及结算事宜,这些与李向东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基地模式是否必要?
截至2009年5月,中央音乐平台引入的音乐内容已达110万首,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人数突破9000万。曾经,中国移动认为,无线音乐基地已经成了最成功的增值业务尝试。据中国移动2009财报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比去年增长16.0%,无线音乐俱乐部、飞信和12580服务客户实现了规模增长,无线音乐业务收入持续超过人民币百亿元。
于是,在音乐平台之后,中国移动分别在各省建立了基地,手机视频基地在上海,位置服务基地在辽宁,电子商务基地在湖南,手机阅读基地在浙江,手机游戏基地在江苏,手机应用商店在广东。
看国外,美国AT&T的增值业务是全国集中管理,但并非是基地模式。其音乐购买等服务是一个单纯的平台,著名P2P音乐共享服务商Napster现在作为AT&T的内容提供商与eMusic一起为用户提供具体的音乐下载、收费等服务。
而看中国运营商的基地模式,以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例,无论在内容提供、收费方面还是与唱片公司的版权购买、利润分成方面基地都是一手包揽。这种一统包揽的体制,加上监管体制的制度缺失,缺乏有效的制衡体制成为李向东等敛财无数、腐败滋生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