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8:30 兴安盟突泉县农牧业局门口
“李姐,这么早上哪儿去呀?”“下乡入户去。”说话间,突泉县家畜改良站的李秀艳站长三步并作两步登上了“农业科技直通车”。
不一会儿,车上就坐满了7名技术人员,有给农民讲授秸秆转化的柳富昌、讲授农机操作的韩高娃、讲授动物防疫的曹明、讲授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何永新和吕秀兰。带队的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李翊群。
阳光和煦,微风扑打在脸上,夹杂着丝丝凉意。“农业科技直通车”搭载着农业专家们,向100公里外的九龙乡驶去,沿途不时能看到正在地里忙乎备春耕的老乡们。
“春耕备耕期间是技术人员最忙的时候,今年和往年有些不一样,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们做了工作调整:一是农牧业局先和乡里联系,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这叫做‘菜单式送科技下乡’;二是过去集中培训多一些,今年更注重进村入户搞服务。”李翊群介绍,今天要去的九龙乡,大年初八刚上班就和他们联系,先给蔬菜种植大户们办了一次培训班,3月底又搞了一次综合集中培训,“去九龙乡送科技这是第4次了,主要是进村入户,实地指导农民搞种养殖。这不,专家都凑齐了,我们一车拉过去!”
9:50 龙门村村民范洪涛家
1个小时后,九龙乡到了。在乡干部的带领下,汽车首先在院里扣着几个大棚的一户人家门前停了下来。何永新、吕秀兰两位蔬菜种植专家跟着主人范洪涛快步钻进了一个大棚。
“草莓我是第一年种,等果实不多了,我想先起出来,到秋天再种,行不?”
“其实你头一年种,根不起也行。草莓是多年生植物,第二年正是大量结果的时候。你要重新种结果慢不说,一棵苗子最便宜也得3毛钱,不经济。”
“原来是这样,那我就不起了。还有,我这草莓畸形果特多,是不是授粉不好呀?”
“授粉是一个原因,肥也得跟上。另外,我看你棚子这么热,是不是冷热不均呀?这也容易生畸形果。”
范洪涛和专家蹲在田埂上,摆弄着草莓叶子,一问一答。他本是个种大棚的行家里手,初种草莓,难免疑惑多多。和专家一来一去交流后,范洪涛的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