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胡瑞峰代表(左)与姜兰代表就会议期间提出的议案进行深入探讨。《内蒙古日报》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袁永红 摄
本网讯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人口学家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断,中国现有的2.18亿独生子女中,会有1009万人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用不了多久,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可能成为“失独家庭”。
全国人大代表、包头市传染病医院影像科主任胡瑞峰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失独家庭的经济更拮据,面临的生存挑战更严峻,城镇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则更大。与此同时,失独家庭普遍存在患病率较高、生活资源缺乏、养老困难等特点,如何养老就医成为他们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他们就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因丧子打击失去了精神依靠和寄托,濒临崩溃边缘。”胡瑞峰代表说,失独家庭在生活中往往会面临诸多正常家庭无法想象的困难。据调查,70—80%的失独父母存在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极力躲避世俗人伦,近半数患有抑郁症。由于情感方面的创伤,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希望有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
然而,目前对失独家庭的政策保障落实还不到位,不少49周岁以下的失独父母,距离获得特别扶助有一段较长的“真空期”。在他们最感孤立无助时,却享受不到政策的关怀。为此,胡瑞峰代表建议,应鼓励并帮助失独家庭重新构建完整家庭、再生育或领养。
“社会公众的理解很重要,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失独家庭并不是问题家庭,媒体报道也不要把他们标签化。”胡瑞峰代表呼吁,加强心理疏导服务,积极引导和鼓励失独家庭参加社会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来冲淡他们的记忆伤痛,合力帮助他们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安度晚年。她建议,加快推进失独群体帮扶法制化建设,明确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使帮扶政策常态化。(《内蒙古日报社》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刘江)
点击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