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市长冯玉臻走进该市如意社区宣讲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并就如何结合社区工作实际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与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座谈交流,对基层干部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回应。
冯玉臻重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详细解读。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次又参加我区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更加体现了对民族边疆地区的真切关爱,对全区各族人民的深情牵挂,对内蒙古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自治区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冯玉臻的宣讲刚开始,全场听众备受感动和鼓舞,霎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冯玉臻接着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内蒙古的发展方向、目标、路径、任务和举措,与总书记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讲话、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题词、给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精神一脉相承,是为内蒙古发展‘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一丝不苟地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工作,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与会人员倍感振奋,大家边听边记边思考怎样把社区服务工作做得更好。迎新路街道新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佳博说:“我是来自基层的党支部书记,这次的‘两会’对民生工作有哪些新提法新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有4000多字的内容,84次提到人民。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给予了高度关注,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比如,今年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促进居民减负增收;要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要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等。另外,对降低网络流量费,健全菜市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等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冯玉臻说。
刘佳博问:“这次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内蒙古的发展建设,今后呼和浩特市将在民生方面有哪些重要措施?”冯玉臻回答说:“目前,呼和浩特市重点实施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建设等一系列民生重点工作,围绕上学、就医、社保、就业、副食品供应等百姓最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出台了一大批便民措施,力争打造让百姓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迎新路街道团结小区社区党委书记陈晓玲激动地说:“我们团结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辖区内居住的老年人、低收入群体非常多,如何能让我们辖区的老年人、困难人群生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是我们社区最难办的问题。这样的讲解,着实让我们基层工作者视野开拓了,信心增强了,为民服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冯玉臻对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一一做了详实解答。
精彩的讲解,热烈的互动交流,让基层干部获益匪浅。
最后,冯玉臻勉励社区工作者,首先要把全国“两会”精神学深悟透、内化于心。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结合社区实际,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惠民新政、便民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全力推动全国“两会”精神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找准贯彻落实的着力点、切入点和突破口,高质量解决社区的便民服务设施运行,水、电、气、暖供应,社区养老、医疗、物业、家政、“小饭桌”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把每一件关系百姓的事办好,努力带领社区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皇甫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