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一部香港电视剧《法网柔情》,里面女检察官形象让当时还是小女孩的王慧无比羡慕和迷恋。考大学时,王慧毅然决然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了法律。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穿上了检察官制服,进入了这个向往已久的职业领域。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2004年,王慧进入检察院开始了从检之路,先后在不同部门从事检察工作,到如今成为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的当家人。数年间,她付出了十倍于常人的努力,用700多个案子练就了办案的“火眼金睛”。
“不放过一个坏人,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王慧忠贞不渝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检察官的铮铮誓言。面对近年来案件数量的日益激增、办案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她毅然将工作之外的三分之一时间留给了检察事业,坚持带头多办案,办重大、疑难案,将责任和担当扛在了肩上,攻坚克难、兢兢业业。2013年,轰动一时的“6.27”高某等12人暴力阻碍法院强制执行一案,她提前介入侦查,提出内容详实的取证意见。受理后,面对如山的卷宗材料,毅然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审查证据、研究案情,仅用3个工作日审查完全部案卷材料,批准逮捕11名嫌疑人,不捕犯罪情节轻微嫌疑人1名,建议公安机关报捕在本案中起主要作用的两名嫌疑人,受到了政法机关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正因为如此,王慧本人先后获得了包头市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自治区侦查监督业务能手、优秀公务员、先进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包头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16年被荣获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嘉奖。
铿锵玫瑰有刺亦有香
在执法工作中,王慧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不枉不纵。对每一起案件,尤其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她都要求自己反复审阅案卷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疑点,查微析疑,确保案件质量。因为她常常提醒自己:案件质量永远是办案工作的生命线,公正执法永远是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第一要求,放纵一名罪犯或错捕一名无辜者,都是对法律的亵渎,都是工作的失职。2017年在办理王某、刘某等7人开设赌场案时,案中3个嫌疑人不认为自身的行为属于犯罪,她首要抓住侦查机关提供的200余页网上交易转账记录及微信群聊天记录,同时结合其余4个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情况,抽丝剥茧,攻防转化、逐个击破。最终依法对涉案7名嫌疑人全部作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2018在办理世界杯比赛期间犯罪嫌疑人毛某某等人涉嫌开设赌场案时,经过认真审查案卷材料,发现该案另有两名犯罪嫌疑人有逮捕必要,但公安机关未提请逮捕该两名犯罪嫌疑人,遂在对毛某某等人做出批准逮捕决定时,依法向公安机关发出应当逮捕建议书。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行为,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不办感情案,但带着感情去办案。“情与法并非水火不容”这是王慧常说的一句话。“人情”分量的加重不仅无损法律的公平,反而会增强法律的人情味。2014年,在办理张某过失将其丈夫捅死一案时,张某儿子的抚养问题,让同样作为母亲的王慧感到揪心,在走访了嫌疑人所在社区及其亲属后,得知孩子刚满12岁,在案发后情绪一直不稳定且生活无人照料。她随即召集当事人的家属、办案人员及律师召开了听证会,听取了对嫌疑人的处理意见。考虑到张某是其孩子的唯一抚养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最终做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在张某和孩子团聚流出泪水的那一刻,让看似无情的法律有了人情味。
全面武装用特别的爱坚守检察事业的阵地
这个战场虽没有硝烟,但也需全面武装才能够坚守。在十几年的从检工作中,王慧同志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始终把忠于法律、公正执法作为自己的内心追求,坚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花开顶枝分外红,她用特别的爱武装自己,坚守着检察事业维护公平正义的阵地,诠释着一名基层女检察官的为民情怀和正义力量。
生活从来不辜负努力而有爱的女人,犹如一株初春的木兰,不管是艳阳晴日,还是风吹雨淋,她都努力挣扎在枝头,不惊恐,不失色,花开成景,淡然而引人神往。(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