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又是一年植树节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踏十里春风 植满山青绿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森林面积4.08亿亩,森林覆盖率23%,居全国第一。人工林面积99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森林蓄积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
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彦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额济纳次生林区),以及长期建设形成的人工林区。
全区乔灌树种丰富,有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白桦、栎类等乔木和锦鸡儿、白刺、山杏、柠条、沙柳、梭梭、杨柴、沙棘等灌木。
走进内蒙古的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名录》公示
内蒙古有35处国家森林公园
你都去过哪些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2000年2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是阿尔山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03149公顷,属于火山熔岩地貌,集原始性、神奇性、多样性于一身,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冰雪运动、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2002年底由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的全国59处国家森林公园之一。公园面积3455.1公顷,包括南寺、北寺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内,南北距阿拉善盟盟署所在地巴彦浩特镇均在30公里范围内,是大漠边缘一块少有的绿色碧玉。
园内植被具有浓厚的草原与荒漠色彩,是我国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荒漠草原的分界线的典型代表。2019年10月18日,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森林氧吧”榜单。

内蒙古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内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内有红豆坡、杜香林、偃松幽径、翠谷流云、鹿道、一目九岭、猎人之路、冰上森林、鄂温克部落驯鹿点、熊谷、林海听涛、美人湖以及苍狼白鹿岛等景点,还有“九曲松风”漂流项目。
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内我们可以看到公园内有红豆坡、杜香林、偃松幽径、翠谷流云、鹿道、一目九岭、猎人之路、冰上森林、鄂温克部落驯鹿点、熊谷、林海听涛、美人湖以及苍狼白鹿岛等景点,还有“九曲松风”漂流项目。

额济纳胡杨林景区
额济纳旗现分布44万亩的天然胡杨林,是当今世界保存最完好的胡杨林原生植被,也是中国典型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面积最大的一片胡杨林,是保留在这颗地球上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地,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为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森林资源,2003年12月23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内蒙古额济纳胡杨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5636公顷。
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森林公园是以胡杨林景观为主的生态型郊野公园,是一个集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文物古迹兼有的风景和人文胜地。

内蒙古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内蒙古凉城县西北部的蛮汉山,距呼和浩特市60余公里。前身是国有蛮汉山林场,1993年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森林公园,面积有4万多亩。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是树的海洋、药的宝库、动物的乐园。这里生长着云杉、樟子松、油松、落叶松、黄波罗、华山松、白桦、侧柏、樟子松、黄榆、河柳、五角枫、刺玫、沙棘、胡枝子、绣线菊、山丹丹、芍药、马兰、柴胡等珍贵树种,蓊郁苍翠,荫盖四野,成片的白桦林、山杨树点缀在层层松林中。

内蒙古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与包头市交界处,以北阴山山脉西段南支的乌拉山主峰大桦背为核心景区,是原林业部1992年确定的全国4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最大的一个,是巴彦淖尔旅游的核心景区。
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靠110国道和包兰铁路,近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西接塞上明珠乌梁素海,北傍乌拉特草原,东与包头市毗连。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使乌拉山森林公园成为内蒙西部地区的旅游胜地。“塞外小华山”。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乌素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大青山中段前坡,东西长80余公里,南北平均宽约10公里,总面积80400公顷。由劈柴沟旅游区、白石头沟旅游区、喇嘛洞旅游区、水磨沟旅游区、狩猎区、乌素图旅游中心六个部分构成。
园内主要以草原生态环境为主,植被覆盖率达90%,是黄河上中游和华北京津地区的生态屏障,园内植物种类1100余种,动物种类40余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2种。该公园于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成立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其后的十余年间,先后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绿色长城”“蒙古最美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
内蒙古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东南5公里处,属喀喇沁王府的家庙,距赤峰市区50公里。辽代称此山为“马盂山”,因马盂与马鞍山形似,又称“马鞍山”。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又有“塞北小黄山”之美称。
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根据自然特点、地形地貌和园林风情,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共辟为马鞍鞒、小蓬莱、拂云松、松岩、牛郎峰5个风景区,由庙宇、卧虎石两处人文景观和奇石赛跑、冰洞奇趣、响石、石鸡立守、锦灿石屏等34处景观所构成。
续写内蒙古植绿人的故事
在荒漠、在草原、在林区,数十年来,内蒙古涌现了无数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无私奉献者,他们默默坚守,用汗水为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一道万里绿色长城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青年林、劳模林、巾帼建功林……一个个纪念林、一个个义务植树基地拔地而起,让荒山变绿,为大地添彩。
无数植绿人的事迹书写成一部生态巨著!

草原胸怀、胡杨意志,时代楷模苏和10多年植根额济纳大漠,成功抢救天然梭梭林3500多亩,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补植补造梭梭林4800亩,形成了宽500米、长3公里的一大片林地,建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治沙愚公”图布巴图用21年时间,在沙漠边缘种下4000多亩梭梭林,在巴丹吉林沙漠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造林功勋董鸿儒42年以山为伴,全身心投入绿化事业,到1999年,苏木山人工营造华北落叶松已达12万亩,林材蓄积量为30万立方米价值5亿元。
7万多亩荒凉的沙漠,硬生生地被殷玉珍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她说:“我想通过种树、种植、养殖的良性循环发展,不但向沙漠要绿色,还要向沙漠要效益。反正我是跟沙漠耗上了,这辈子跟沙漠‘没个完’!”
…………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其次是现在
让我们争做内蒙古青山绿水着色人
心如花木 向阳而生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策划:戴宏
监制:张敏
精编:雒扬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内蒙古自治区文化旅游厅微信公众号、新华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客户端、文明内蒙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