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地评线

诚实守信,让北疆大地焕发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诚信是最有分量的资产,任何时候讲诚信都不过时。要在全社会传递讲诚信的文明风尚,抵制失信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用诚实守信闪耀北疆大地。

  要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将诚实守信理念、信用政策法规作为干部培训学习、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文化建设、行业协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方式方法上运用通俗易懂、网上+网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等易于接受的方式,使知信、重信、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让诚实守信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政府守诚信,要带头守信践诺,树立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形象。新官要理旧账,对于历史遗留问题再难也要“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一任接着一任干”,而不是“一任接着一任骗”,承诺践诺、履职尽责,年初制定的任务措施年底都要兑现,通过取信于民获得群众支持,提升政府公信力。

  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加快健全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惩戒等制度机制,以制度之力让失信者“无处遁形”。强化信用激励机制建设,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同时要大力树立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单位,强化正面引导,推动形成崇尚诚信、守诺践信的社会风尚。

  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掌握关于诚信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纪律要求,坚持守纪律、讲诚信并重,以实际行动维护政府公信力、引领全社会形成诚信之风。

  总之,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诚信,内蒙古的良好形象需要诚信,你我的生活需要诚信。只要你我共同携手,诚信必定蔚然成风。文/孙菲菲(通辽市委网信办推荐)

编辑:韩伟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