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从冠军到伯乐 陈东琦解锁新角色

训练
调整枪托位置
姿势调整
亲自示范
卧姿训练要趴在冰冷地面上
2011年出生的小将(右二)
调整器械
取出子弹
专注
电子屏显示成绩
了解队员训练成绩
制定训练计划

  装弹、举枪、瞄准、扣动扳机……每天早上8点半,“砰、砰、砰”的枪声便回荡在内蒙古马术运动中心射击馆内,队员们表情严肃,专注训练。

  看起来异常枯燥的训练场景,是陈东琦近20年射击生涯最熟悉的日常。退役后,这些依旧与她相伴,这一回,她成了站在训练场边敏锐的“观察者”。

  “当运动员时觉得教练轻松,成了教练才发现,有操不完的心。10名队员的技术、心理要及时分析,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方法。”担任内蒙古射击队男子步枪主教练的陈东琦对记者说。从以前只专注自己,到牵挂10个人的成长,因为热爱射击,她选择接受这份压力。

  在运动员生涯中,陈东琦凭借精湛的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多次为内蒙古争得荣誉,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她与队友摘得女子步枪三种姿势团体金牌;2015年在国际射联世界杯(德国站)上一举打破女子10米气步枪世界纪录。2021年,陈东琦站上东京奥运会赛场,成为内蒙古射击队建队以来首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拿枪时是因为喜欢,到了该放下时依然没有变,所以成为一名教练,为内蒙古射击项目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陈东琦说,2022年执教男子步枪班后,就迅速在全区选拔了一批队员。“相比技术,在选拔时,我更看重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人们所说的‘枪感’可以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练就,坚韧的品质才是支撑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根本。”陈东琦说。

  当运动员时,陈东琦总是队里训练时间最久的那个,成为教练,她希望每个队员都能成为“时间管理大师”。早上6点开始激活训练,8点半来到靶场,不间断的射击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半。短暂的休息后,在下午4点开启2小时体能训练——看似“魔鬼”的训练安排是队员们每天的日常。当问到这样的强度能否坚持时,陈东琦笑着说道:“谁让他们遇上一个爱训练不爱睡觉的教练呢?”

  登上奥运会领奖台是每个运动员的终极目标,成为教练的陈东琦也希望能够培养出顶尖的运动员。在她看来,内蒙古的射击项目发展趋势越来越好,随着开展激光枪进校园,从事射击项目的运动员基数会不断增大,优秀的后备人才不断涌现。

  陈东琦说:“日前确定的中国步、手枪射击项目的巴黎奥运会参赛阵容中,‘00后’选手共有10人,这体现出中国射击年轻选手上升势头迅猛的大趋势。目前,我的队员们也非常年轻,今年刚满13岁的小队员展现出不错的潜力,我对他们有信心!”

  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牛天甲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