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保护候鸟的人

  观测候鸟活动轨迹。

  向村民、商户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相关法律法规。

  候鸟在田中寻食。

  大批候鸟春归多伦县。

  穿行林中,寻找候鸟踪迹。

  “大雁、灰鹤喜欢到庄稼地里觅食,天鹅更喜欢待在温暖的水面上……”谈起辖区内北归候鸟的习性,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公安局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派出所所长杨文国如数家珍。

  天气转暖、春意渐浓,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驿站”,大量白枕鹤、灰鹤、大鸨、大雁等候鸟飞抵多伦县,湖水边、农田里,随处可见正在觅食、休憩的鸟群。

  多伦县公安局蔡木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派出所辖区是多伦县森林和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候鸟归来之日,也是保护工作开始之时。“要爱护候鸟等野生动物,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资源要承担法律责任……”在一家超市内,民警们正在发放宣传单,提高公众候鸟保护意识。除此之外,民警们还要对候鸟栖息区进行一日三班的巡护巡查,对冷库、餐饮行业等重要场所进行突击检查,防范捕猎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候鸟安全迁徙。

  近年来,多伦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内多措并举保护迁徙候鸟,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保护措施也更加成熟健全,前来歇脚的候鸟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有了极大提升。灰鹤、天鹅等多达20余种鸟类在此驻足,曾经大雁往往只有一两只同时出现,而今年觅食的大雁一群就有三四十只。

  又到了日常巡护巡查的时间,杨文国与同事们坐上警车,来到了一片候鸟栖息地。为了不惊扰鸟群,他们穿越树林、登上高地,用望远镜仔细查看远处正在低头觅食的一群大雁。“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大雁!”杨文国说。

  这些保护候鸟的人,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脚下的绿水青山,与上万只在小城栖息停留的候鸟,共同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怀特乌勒斯 见习记者 马嫣然 摄影报道)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