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助“她”幸福 护“未”成长

活动现场
参观新城区人民法院

  本网讯(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为加强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障,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诉源治理工作。4月16日,2024“向日葵行动”内蒙古三级联动开放日在新城区人民法院举办,活动主题为“助‘她’幸福·护‘未’成长”。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完善法院与妇联的沟通合作机制,扩大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朋友圈”,探索婚姻家庭领域多元解纷路径,以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加强未成年人犯罪源头治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活动期间,全体人员参观了新城区人民法院赵婧工作室、诉讼服务中心、诉调对接中心、诉源治理指挥中心、妇女之家等地。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作为此次开放日承办单位,近年来,不断深化法院主导、妇联深度参与的“法院+妇联”诉调对接机制建设,将呼和浩特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纳入特邀调解名册,累计调处婚姻家事纠纷1086件,调解成功707件,新城区近1/4的家事纠纷通过非诉讼途径成功化解。精心打造妇联执委“赵婧工作室”,构建起“法院+妇联”家事少年审判“2+3+8”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审判改革创新,妥善办理涉家事、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近三年来审结离婚、抚养、继承等家事案件2083件,审结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30件42人,办理特别程序案件168件。

  在做好诉前调解和审判工作的同时,新城区人民法院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立“北疆枫桥·丁香花开”家事少年诉源治理品牌,持续将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推动家事少年纠纷和犯罪案件的源头治理。组建“青年法官讲师团”,持续壮大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队伍,深入辖区学校、社区开展普法活动,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体系,预防涉未成年人案事件的发生。推动建立家事少年纠纷心理测试疏导机制、判后回访机制、家庭暴力预防和援助机制、当事人情绪疏导机制等,防范家庭矛盾“民转刑”风险隐患。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