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丽侠)正值谷雨节气,从4月19日凌晨开始,呼和浩特市出现大范围的小到中雨天气,在降雨过程中,区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结合地区气象条件,采取飞机、烟炉、地面火箭等方式,联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干旱得到有效缓解。此次降雨天气有利于春耕春播、牧草返青、植树造林及森林草原防火。
截至19日17时,呼和浩特市124个监测站共124个站有降雨,其中,大雨(25~49.9毫米)1个站,中雨(10~24.9毫米)22个站,小雨(0.1~9.9毫米)101个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林场,为25.8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土默特左旗万家沟林场19日13~14时,为13.8毫米/小时。
呼和浩特市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张华表示,在此次过程期间,自治区增雨飞机飞行2架次,市、县气象部门增雨火箭车作业16点次,发射炮弹95枚,大青山烟炉作业燃烧烟条30根。此次增雨过程在官方快手、抖音账号“呼和浩特天气”“北方新报”开展同步直播,主播进行人工影响天气相关知识科普并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累计观看量14.1万+。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简称人影)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事业。当前,人影作业主要分为飞机、高炮、火箭和烟炉等方式,通过搭配不同“风味”的催化剂,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使“化云为雨”成为可能。火箭作为最常用的催化剂地面播撒工具之一,在人影作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原理是发射火箭弹向天空云层播撒碘化银成冰剂,产生大量的人工冰核,冰核转化成冰晶,冰晶吸附水汽,凝结碰并增长,当冰晶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会降落,进入暖区融化成为雨滴,从而引发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