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彩云映照辽河之滨 ——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观后

  “此地通达,草木生花,我们像石榴籽团结成一家。此生辽阔,满天星火,每一方烟火都有幸福的收获。”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演出结束后,这首主题曲优美的旋律荡漾在剧场外的星空,观众沉浸在情境之中,和着歌声依依不舍地走出剧场,兴奋之情长时间弥漫。

  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是由通辽市科尔沁区乌兰牧骑创作演出的一部文旅融合的艺术作品,2024年5月13日、14日在通辽市辽河剧院首演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该剧由城市姑娘彩云和科尔沁草原的小伙子宝迪相识相爱作为主要情节线索,在日常化的叙述中,以多种舞台艺术手段串连起科尔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别开生面地展现了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该剧气韵旷达浪漫,舞台呈现青春气息盎然、富有饱满的时代活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阔的自然景观与豁达热情的人文风貌融为一体,焕发着绚烂的艺术色彩,满足了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审美享受,在充分调动观众情绪情感共振的同时,实现了文旅融合剧保护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价值的作用。

  文旅融合剧创作的价值追求,在于戏剧参与旅游文化建设,将戏剧本身的高雅美学品质与旅游的游乐消费密切融合,观赏戏剧的艺术享受与休闲娱乐的生理享受互为作用,雅俗共赏,满足游客放松身心的需求,进而吸引游客深入了解体验一方水土所承载的中华文明,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中温润人心、开阔精神境界,实现艺术与旅游联动双赢。

  从《彩云飘落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成功的文旅融合剧,首先要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作为支撑点,以满足游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第一期待。地域景观是文旅融合剧的重要标识。“彩云”作为该剧展示科尔沁景致的艺术化意象,在场景设计和戏剧情境设置上,突出科尔沁草原天高地阔、平静悠然、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色,营造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天人合一的情境,从剧中人彩云的体验引领人们走进这块能够疗养身心的科尔沁大地。文旅剧成功的第二个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多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人情风俗的集中展现,剧场发挥着“导游”抑或“再度体验”的效应。可以说,文化遗产是文旅融合剧的金字招牌。《彩云飘落的地方》在100分钟时间内,生动地展示了好来宝、长调、马头琴、安代舞、科尔沁刺绣、马鞍技艺、博克、二人转等科尔沁地区传统文化艺术。随着剧情的发展走向,美不胜收的科尔沁文化艺术表演,一次次将剧场气氛推向高潮,彩云忘记了职场的疲惫和生活中的烦恼,走进全新的生活场域,观众被她带入这块生机勃勃的大地。观看首场演出的观众大都是当地人,他们为自己家园所拥有的文化瑰宝而兴奋,自豪感油然而生,如果外地游客看到这些新奇的科尔沁文化艺术遗产,肯定会产生强烈的震惊。文旅剧成功的第三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意识,新鲜感、奇异感,可谓吸引观众的法宝。《彩云飘落的地方》的舞台呈现具有许多亮点,比如人与偶同台表演,彩云家邻居的七大姑八大姨操纵的大鹅、宝迪的坐骑枣红马,人的形象塑造与偶戏表演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时不时出场的邻家大姑大姨(大鹅),喧闹鼓噪,带给彩云一家很多烦扰,恰如多嘴多舌爱管闲事的大妈,当然彩云家的喜事少不了这些热心的邻居们。与宝迪如影相随的枣红马,是他的灵魂伴侣,也可以理解成他性格的化身,人物性格动物化,动物形象人格化,宝迪的内心活动通过马的形体动作体现,传达宝迪的心里话。再如,在那达慕和婚礼两个场次出现几个彩色大气球,在舞台和观众席之间飘来飘去,形成了融洽的互动性。如此等等,多方面的创意,为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剧场气氛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戏剧本体的角度看,《彩云飘落的地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剧作和导演对人物生存状态的发掘与真切把握,在具有强烈现实感的故事情节中,引发观众共同的生活体验,通过富有地域风情的音乐舞蹈推动人物行为及情绪情感变化,营造具有戏剧张力的场景氛围,吸引观众不经意间沉浸其中。剧作对主人公彩云的刻画看似简单,但这一人物形象是现代青年的缩影,来自职场和家人的双重压力让她陷入高度疲惫迷惘中,妥协还是挣脱,正如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的心灵冲突,使彩云这一看似不很复杂的人物凝聚了较强的深刻意义。

  彩云的行动是牵动剧情发展的爆发点,寻找修缮自我的渴望驱动了她的逃离,来到科尔沁草原,从繁忙和浮躁中摆脱出来,找到了心灵治愈的空间,收获了纯真的爱情。草原青年宝迪的形象特质,类似于《我的阿勒泰》中的巴太,“有一颗柔和清净的心”,同样拥有一匹每时每刻相伴的骏马,彩云和李文秀一样为这样的小伙子动情。宝迪与彩云的爱情线,以草灰蛇线的方式牵动两个家庭往昔岁月治理沙漠艰苦奋斗中结下的生死之交,托出了《苍颜换苍翠》的情景表演。剧中其他人物的形象处理,各有性格特色,巧妙地赋予他们建构戏剧情境、发挥表演才能、承担展示技艺的合理功能。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彩云飘落的地方》的音乐和舞蹈编排,巧妙地融入剧情中,表现人物行为,传递人物情感,很好地发挥了叙事、抒情作用,成为戏剧情境的有机成分。歌舞创作表演的有效性和艺术性使《彩云飘落的地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歌舞剧,如果将其中的歌舞片断独立呈现舞台,也是不错的歌曲和舞蹈作品,不减自身的艺术魅力。

  戏剧如何以自己特有艺术方式融入旅游文化事业,合理地运用当地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发挥演出团体的创作力量,因地制宜地打造优秀文旅融合剧,是当下许多戏剧创作者的思考。我认为《彩云飘落的地方》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作为通辽市的文化名片来打造。虽然,这部剧初出茅庐,在情节安排、细节处理、表演节奏处理、现场互动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精化,但它具备了很强的上升潜力。期待着歌舞剧《彩云飘落的地方》,以更加圆润完美、绚丽多彩的形象出现在更大的舞台上,成为常演常新的驻场戏剧精品。(高明霞)

编辑:韩伟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