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理论评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叙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中,将政府话语和民间叙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能在普通民众中树立起共生共长的心灵链接。为此,要在大、小叙事的循环互构中,确证与阐释中国特色发展的成效和道路优势。要在故事的书写、传阅和共议中加深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和责任承担,最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自觉自强的行动实践。

  从实际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宏大抽象的概念需要逐步具象化、可感化,在故事展演中唤醒共同记忆和情感,同时也在故事中重塑和加强。为此,必须回答如何从“小叙事”讲好中华民族“大叙事”这一重大问题。

  从被动“他塑”走向主动“自塑”,发挥自我建构的积极性。

  随着全球信息化趋势的增强,以话语和叙事为核心的软力量日益重要,凸显中华民族话语“自塑”的重要性。从“他者”的凝视到中国故事的自我“张扬”,进一步发挥大众作为主体构建的主动性。以小叙事为突破点,着力打造以政府话语为宏观引导、以大众为生力军、以海内外协同话语构成的同频共振话语空间,向世界阐释与推介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故事。以更具时代感、人情味、国际范儿、烟火气的传播方式,以立体的叙事结构传播中国声音,将中国的道路选择、制度建设、文化积淀、组织特色、民心力量的展示充分转化为我国的软实力,以切实有力的声音回应世界对中国“打量”的眼光和“好奇”的心理。在国家话语建设和中华民族对外形象的传播中,打造一批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话语体系,推动中国故事在国际范围内广泛传播。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群众对沧桑巨变的中国成就感触深切,大众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人选。在故事的内容选材上,应具备时代特征、扎根微观人物,以小故事反作用于大叙事,引导公民的时代担当与社会责任。在这些沾泥土、接地气、有温度的平凡小事中体现着中国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建设家园的精神,小事中饱含着博大情怀,从中透射出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令人动容、催人奋进。在语言形式上贴近群众,让大众远离艰涩难懂、深奥抽象的学术与政治表述,向大众理解的、日常使用的亲近平实化转型;力求简约立体、简洁扼要、形象生动,避免严肃、死板和制式化的特征。在故事的书写过程中,以线性叙事呈现故事的完整性、情感的真实性、时间的连贯性和情节的因果性,以深刻的感染力诠释中国事实。

  坚定正确导向,激浊扬清,弘扬主旋律。

  科技迭代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塑造拓植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视觉形象传播载体,面对低俗化、狂欢化、狭隘化的非理性情感表达等问题,要仔细甄别何为有效的中华民族意识输出,进行合力引导,避免失控的“大众狂欢”。要牢固把握正确导向,笃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以积极乐观、向上向善、团结友爱等准则作为叙事的首要标准。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正视媒介时代中大众话语的力量,以正确导向引导人们采取理性行动,预防恶性事件和极端思想侵蚀大团结大联合的良好局面。

  以政府引导为主,通过大叙事与小叙事的互构,汇聚广大民众的磅礴之力,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遏制“杂音”以及大众媒介中的混乱无序状态,在“大”与“小”的共同叙事中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叙事者与体验者共同构筑意义的过程中,逐步明晰何为真正的爱国内涵及爱国行为,促使每一个人真正成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民族复兴的建设者、个人幸福的实现者,共述我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的生动故事,引导大众自觉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形象。

  尊重传播规律,用科技赋能构建多重叙事体系。

  实践不是一般的客观活动,而是一种同主观相联系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活动;不是一般的感性活动,而是人的感性活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以真实的故事中意蕴的情感和心理空间,加深人们的共有记忆,拉紧不同地域群体间的情感纽带。

  西方国家长时间把握全球信息传播和国际话语权的原因之一,离不开先进的传播技术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运用热点事件塑造国际舆论,为自身赢得有利的发展环境。中国也要加快构建自身的传播体系,对内团结群众,凝心聚力;对外提升国家形象,分享发展经验。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裂变式传播、多样性呈现、仿真性体验、即时性互动等优势为中国故事传播赋能。加强对各地传媒、文化等相关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据不同文化特色、群体年龄、信息接受度等特征采用分众化、差异化传播策略,减少文化传播阻力,增进理解。打造传统媒介与新型技术网络传播相得益彰的传播格局,选取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故事,激活话语讨论空间。【作者:何生海(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首席专家、教授)】

编辑:韩伟丽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