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沙地歼灭战成就温带稀树草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防沙治沙一线探访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的稀树草原景观 赵欢摄

  蓝天,白云,绵延的山脉,青翠的草原,榆树、白桦、山丁子、蒙古栎或一株或一丛点缀在草地上,还有一些白色、黄色、紫色的小花,摇头晃脑地打量着这方天地。

  5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如果没有那些零星、点状分布的沙地,谁敢相信这里竟然是浑善达克沙地,谁敢相信40年前甚至4年前这里还被流沙袭扰?

  “远处那一片嫩绿的草地是2020年的治沙项目区,草地上颜色发亮整齐划一的幼林是沙地云杉,成林后会成为草原防护林。脚下这些草方格是5月9日以来,由三峡集团和中林集团负责实施的。生态修复后,这片区域将形成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克什克腾旗林草局副局长王明达说。

  稀树草原,就是拥有稀疏树木的草原,常见于具有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在我国,稀树草原多见于云南干热河谷地区以及华北林草过渡带,在坝上草原、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由于年降水量不超过400毫米,难以支撑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只有如榆树等一些零星或者群团状分布的树木,基底主要是草原,成为一种稳定的植被类型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克什克腾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地形地貌多样,大兴安岭、阴山两大山脉在此连接,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在此交汇。据2019年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全旗沙地915万亩,其中浑善达克沙地866万亩。

  “沙地指的是土地性质,并不是说当前需要治理的面积。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例,我们只需要治理极重度沙化的2万亩、重度沙化的58万亩、中度沙化的430万亩,轻度沙化的只需围栏封禁即可自然修复。”王明达解释。

  克什克腾旗自2023年8月打响“三北”工程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以来,截至当年12月底,完成治理任务21.5万亩。

  2024年,克什克腾旗谋划了浑善达克沙地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央企参与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南缘综合治理等6个项目,规划面积68万亩。

  莝草山综合治理项目区面积12.65万亩,年内可以完成治理。在位于经棚镇白土井子村的工区,工人们正在一望无际的沙障方格里忙碌着。工区负责人王中民介绍,治理方式为“乔木林网+灌木造林+人工种草”。林网种植云杉,将来成为草原防护林。灌木以沙棘为主,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草种主要是羊草、冰草、沙打旺等,覆盖整个工区,羊草根茎较粗、根系绵密,冬天依然能有效保护表层土壤;冰草穗大、籽多,来年春天又是一片翠绿;沙打旺是优质牧草,深受牧民青睐。

  央企参与“三北”工程建设,是2023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意在发挥央企资金、管理、技术、信息等方面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三峡集团和中林集团负责实施的共36.3万亩,计划3年完成。届时,林草覆盖率将提升5.36%,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比率将降低2.26%。

  稀树、灌木、草原,三者的合理搭配造就了典型的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之所以在浑善达克沙地建设温带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与其生态特征密切相关。

  中国林科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研究员王锋介绍,温带稀树草原尤其是榆树稀树草原是内蒙古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天然原生植被,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是防风固沙、保护沙区生态和周边土地的重要植物群落,也是耐旱沙生植物的重要物种基因库和草原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王锋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10余年的榆树稀树草原定位观测。结果显示,沙地稀树草原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都比较高,是沙地上的优良放牧草场。在长期监测的1500亩大样地中,10多年来木本植物覆盖度稳定在20%左右,在适宜的放牧强度下,整个沙地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王锋表示,当前温带稀树草原植被的变化主要受放牧强度的影响。10多年来,年降水量在多年平均降水量±20%波动的情况下,稀树草原木本植被没有显著变化,高强度放牧则导致局部土地沙化加重。

  “项目区内,我们坚决禁牧。其他地方必须严格执行草畜平衡政策。”克什克腾旗林草局森林草原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学存表示,浑善达克沙地均为点状分布,共涉及图斑15138个,沙地与森林、草原、湖泊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最大的1600亩,最小的仅0.01亩,特别是面积较小的沙地,治理后必须围栏封禁,否则一旦有牲畜踩踏便将毁于一旦。

  禁牧与群众增收致富并不相悖,它是克什克腾旗“疏堵结合”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目前,全旗设置全年禁牧区9个、草蓄平衡区4个,建成集中养殖小区23个。与此同时,旗里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中国北疆风景大道”打造了串联13个苏木(乡镇)、19个嘎查(村)的“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依托贯穿浑善达克沙地的经乌高速、220省道,打造了浑善达克沙地民宿群,生态价值正在不断“变现”。

  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克什克腾旗委常委、副旗长燕学有表示,克什克腾旗有信心、有能力在2028年完成中度及以上沙地治理任务,同时采用禁牧休牧等措施使轻度沙化土地实现自然修复,确保到2030年全旗沙化土地区域生态功能全面恢复,林草资源生态功能发挥趋于稳定,森林覆盖率超过33%,草原植被盖度超过60%。(作者:吴兆喆)

编辑:章颖慧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