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齐心协力建包钢”为加速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创出了一个范例,为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大力助推边远城市建设闯出了一种模式,为高效兴建大型国有企业树立了一个样板
●“齐心协力建包钢”之所以能够传之于后世并被讴歌赞颂,不仅在于其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特质和时代风貌,也在于其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独特的文化禀赋,进而形成了其特定的精神内涵
●“齐心协力建包钢”之所以被誉为历史佳话,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对于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深刻启示
□“齐心协力建包钢”研究课题组
挖掘并传承弘扬“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发展奇迹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国家重点建设的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遇到设备材料、技术人才、运力保障等难以解决的突出问题时,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纷纷调物资、保运输、给技术、派人才,掀起了支援包钢的热潮,确保了包钢提前建成并投产,创造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奇迹。
为加速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创出了一个范例。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稳步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战略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伟大实践中,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实现了固边强疆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完善了国家工业体系;以产业优化为契机,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齐心协力建包钢”是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的一个缩影,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建设创出了一个范例。
为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是党在建立新中国伊始就确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方针。在包头建立以钢铁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是党中央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在党和国家“到边疆去”“到矿山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齐聚包头,实现了边疆地区各类人才的大聚集,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为全面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为大力助推边远城市建设闯出了一种模式。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在包头兴建包钢后,随之明确了包头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在中央亲定城市规划后,多方配套相关产业、市政建设也随着企业发展不断跟进,有力地推动了包头市的全面建设。“齐心协力建包钢”凸显了重点工业企业建设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拉动作用,走出了一条通过工业企业建设带动边远地区城市全面发展之路,为大力助推边远城市建设闯出了一种模式。
为高效兴建大型国有企业树立了一个样板。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能力落后,要在短时间内高效建成大型国有企业,其难度可想而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包钢在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持放眼世界、占据前沿,发挥优势、面向市场,坚持特色、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坚持技术高端化、产品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仅用五六年的时间,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就拔地而起,且在后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高效兴建大型国有企业树立了一个样板。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精神内涵
“齐心协力建包钢”之所以能够传之于后世并被讴歌赞颂,不仅在于其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特质和时代风貌,也在于其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独特的文化禀赋,进而形成了其特定的精神内涵。
对党忠诚、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是“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内涵的根本和灵魂,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
对党忠诚体现为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广大参与者始终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展现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的优秀品格,在祖国北疆大地上谱写了一心向党、众志成城的和谐乐章。
听党指挥体现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折不扣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伟大实践中,各有关地区、部门、单位听党召唤、服从指挥,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一呼百应、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出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发展奇迹。
胸怀祖国、无私奉献。胸怀祖国、无私奉献是“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内涵的源泉和动力,充分展现了祖国强大的感召力。
胸怀祖国体现为心系国家、顾全大局,一切服从祖国需要。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当时条件极其艰苦的包头,成为工业建设的主力军。“齐心协力建包钢”齐的是爱国之心、协的是建设之力,彰显的是党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坚定意志和精神风貌。
无私奉献体现为不讲条件、不求回报、忘我工作。包钢的建设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无私奉献、爱厂如家”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祖国的需要,视包钢建设为己任,不向组织要代价,不向单位讲条件,始终默默付出、辛勤工作、克己奉公、无怨无悔,彰显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担当。
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是“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内涵的底色和特质,充分展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磅礴力量。
守望相助体现为各民族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包钢建设过程中,各族人民始终以民族团结、共同发展为根本,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在贫困落后的边疆地区打赢了一场钢铁工业的翻身仗,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动人赞歌。
团结奋斗体现为各民族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奋发图强。包钢的成功兴建,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携手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火热实践中的真实写照,有力地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更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迸发出无穷的创造伟力。
攻坚克难,艰苦创业。攻坚克难、艰苦创业是“齐心协力建包钢”精神内涵的关键和保障,充分展现了建设者顽强拼搏的战斗力。
攻坚克难体现为破坚摧刚、迎难而上、一往无前。包钢的建设者们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一道道难关从不退缩,凭着不服输的干劲和一往无前的闯劲,确保了各项建设生产任务如期完成,保障了包钢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艰苦创业体现为不惧艰辛、不怕苦累、推动发展。广大建设者们在党的领导下,不分昼夜、埋头苦干、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用心血和汗水硬是在不产寸铁、一穷二白的内蒙古创建起了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广大建设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的工业化建设倾尽全力、忘我工作。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投身国家建设,是对新旧社会两种制度对比后的自觉行动,体现了内心深处真挚的家国情怀。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深刻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齐心协力建包钢”之所以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历史佳话,是因为它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同时,“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对于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深刻启示。
必须坚持战略思维。“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保持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自觉,以超前的理念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同时还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防范、规避危机和风险,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局势里始终牢牢把握主动权。
必须坚持辩证思维。“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要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主次、重轻、急缓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级的飞跃、质的升华。
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无论是谋划发展还是统筹改革,都要在立体性谋划的基础之上,通过总体性布局排好兵、布好阵,进而全面、均衡、协调地整体性推进相关工作任务落实,从而确保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必须坚持协同思维。“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无论是建设重点项目还是推进重要工作,都需要协调相关组织、汇集相关力量,围绕共同的目标任务,制定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万众一心、步调一致,最终确保行动的协同性和高效性。
必须坚持创新思维。“齐心协力建包钢”启示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敢于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从思路创新到机制创新、再到举措创新,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确保创新始终为实现工作目标服务。
“齐心协力建包钢”,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组织领导工业化建设的样板工程。包钢是全党号召、全国动员、全民上阵、全力以赴建设起来的,“齐心协力建包钢”既是建设过程的生动描述,更是精神实质的准确概括。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弘扬“齐心协力建包钢”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伟大精神,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齐心协力建包钢”研究课题组成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建研究会、中共包头市委组织部、包钢(集团)公司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