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开鲁县:“增值式”外贸服务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鲁县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方面做文章,拓展“增值式”外贸服务,赋能开放服务新生态,推动全县开放型经济走上了快车道。

  小辣椒飘香国际大市场

  11月下旬的开鲁大地,万物萧瑟寒意渐浓。但位于开鲁县红干椒交易市场的通辽市吉喆商贸有限公司内,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宽敞的大院儿略显“拥挤”,运送辣椒的大车小车进进出出,一台台叉车来回穿梭,装卸工们井然有序地用传送带将一袋袋冷冻鲜椒送进集装箱。一会儿,这些出口韩国的200吨冷冻鲜椒将奔赴港口、“辣”出国门。

  通辽市吉喆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2023年11月开始经营辣椒出口业务。公司现有冷冻库3座、保鲜库1座,辣椒出口备案基地5000亩。年初以来,公司已出口红辣椒10000多吨。

  公司总经理张玉则感慨地说,企业能有今天这样的业绩,离不开县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不管是申请备案基地手续,还是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全程提供了细致服务。”

  开鲁县被誉为“红干椒之都”,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县域红干椒生产集散地、国家级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示范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产量达30亿斤。为把特色产业做优,开鲁县围绕红干椒产业外贸服务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从出口种植、贸易通关、外贸资源对接等方面,全方位梳理并打造增值化服务事项,形成定制化、套餐式企业外贸增值服务。

  把好出口红辣椒质量安全关,种植环节是关键。开鲁县与海关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多次邀请海关工作人员实地指导企业出口备案基地申报,编制出口种植基地备案服务指南,为企业降低办理难度、提升办理时限,夯实外向型农业发展基础。

  在对外贸易中,物流成本是影响出口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开鲁县创新制定《开鲁县促进红辣椒外贸出口补贴政策》,以外贸总额换算出口吨数为依据,每出口一吨(均为标准吨)给予企业100元的物流补贴,消除企业因物流成本产生的出口顾虑,鼓励企业加大辣椒出口力度、累积竞争优势,加速打造“成本洼地”和“利润高地”。全县目前有红辣椒出口企业11家,均足额、及时得到了红辣椒出口企业物流补贴。

  据了解,自2006年起开鲁县的红辣椒就开始出口。为增加出口份额,开鲁县应对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产品种类,从最初的干辣椒扩大到冷冻鲜椒、辣椒酱、辣椒碎等多种加工品,主要出口至东南亚、欧盟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今年,该县10家企业完成海关出口红辣椒备案基地25块、总计3.4万余亩,国际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9月份,该县红辣椒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41%。

  向北开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开鲁县聚焦“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聚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不断释放的政策红利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战略实施。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深国际经贸交流。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蒙商丝路行”等国际经贸活动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亚洲世界食品博览会、亚洲食品展览会、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主动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同时,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各类知名展洽活动,拓市场、增订单。组织内蒙古一码当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协调对接企业与国内学院合作开发全营养粮食,并获得国际展览会优秀产品奖,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

  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开鲁县制定“外资外贸重点企业包保服务工作方案”,为当地外贸企业提供“管家式”“保姆式”跟踪服务,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目前,生物医药开发区地下水集中供水工程、中水管网建设工程、供水管网建设工程等项目正有序推进。

  位于开鲁生物医药开发区的内蒙古圣雪大成制药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和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公司面向国际、国内高端市场,主要生产土霉素、盐酸土霉素、硫酸链霉素、金霉素预混剂,是我国重要的土霉素、链霉素生产基地。公司副总经理王涛告诉记者,公司这几天正加紧准备欧美国家的硫酸链霉素订单,这些原料药将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其中外贸收入有望增长10%以上。”王涛高兴地说。

  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牵引和辐射作用下,开鲁县开放型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对外贸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进出口总量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伙伴也呈现多元化格局,国际市场更趋均衡。

  “2024年,全县有出口实绩企业增加至23个,1—9月份出口额4.33亿元,同比增长75%。”开鲁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杨明皓晒出外贸出口增量提质亮眼“成绩单”。

 (胡建华 通讯员 杨景欣 邵云哲 杨贵强 吴秀荣

编辑:段丽萍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