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步新征程,勇毅者兴;关山千万重,改革者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744条!内蒙古对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276项改革任务、744条具体举措,涵盖了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健全完成“五大任务”工作体系等六个方面,每一项都实打实。
148项!自治区党委压紧压实责任,各地各部门紧锣密鼓、紧抓快干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自治区本级已出台148项重点改革方案,一批影响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正在破题。
10个!我区10个改革案例入选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统筹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实践创新”被评为“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有力彰显了内蒙古锐意创新、矢志改革的精神面貌。
荣耀,见证着2024年内蒙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前行的轨迹。突破,激荡起内蒙古脚踏实地、砥砺奋进的足音。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2400万各族干部群众,以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锐意改革创新,在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把准前进方向,在组织领导上高站位、重统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潮涌,奋楫者先。对标中央部署,内蒙古该干什么?
感恩奋进,内蒙古以向快而行作答。近两年,自治区党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据此铺展。全区各级确定的改革目标任务都坚定不移朝此聚焦聚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感恩奋进,内蒙古以向实而为作答。聚焦重大问题、主要矛盾,以重点“落子”盘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棋局。
谋在前列。自治区党委组织各地各部门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聚焦制约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的堵点难点卡点问题,深入调研、论证破解,形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半个月即召开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予以审议通过,任务书、路线图清晰明确。
抓在实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深改委召开4次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7个重要改革方案,听取11个重点领域、13次改革情况汇报,各专项小组共召开40余次小组会议研究推进改革工作。针对发展中存在的机制僵化不顺、布局粗放无序、作风“慢粗虚”等问题,从“整顿、规范、提速、增效”入手,组织48家重点部门提出一大批简化工作流程、压减工作时限、转变工作作风的举措并落地落实,引领全区改革工作呈现出立竿见影的变化。
建章立制。自治区党委总结以往经验,建立省级领导同志分口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机制。出台《推动改革任务高效协同落实办法》,对改革文件审议、改革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改革疑难问题处置和意见建议转化运用等作出规定,形成了协同联动、上下一心高效推动改革的生动局面。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改革的综合效应和整体效能持续显现。
聚焦国之大者,在办好两件大事中重质效、尚实干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自治区党委在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不移、一抓到底办好两件大事;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全力推进“六个工程”……祖国北疆在苦干实干中书写崭新答卷。
这份答卷掷地有声——内蒙古全方位加力、常态化推进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把贯彻工作主线写入“三定”规定,从机制上压实了各方面贯彻工作主线的责任。自治区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机制,实施创建工作重点项目96项,开展跨区域创建工作协作项目165项,推出基层创建工作品牌396个,成立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自治区级研究基地增至19家。以改革方法、创新思维着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系统建立北疆文化研究阐释、创作生产、传播推广应用、支撑保障机制,出台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
这份答卷动能澎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内蒙古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任务”,锲而不舍抓改革、接续奋斗不停歇,推动“五大任务”工作体系持续优化。
建立一张全要素生态环境管理底图、一套三类分区环境管控单元和一份多层级多维度准入清单,创新“三北”工程攻坚战工作推进机制,出台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交易管理制度……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制度机制持续完善。全区防沙治沙、造林、种草完成年度任务的113%、211%和143%,以多种形式实现碳汇项目交易金额3323.4万元。
完善矿山、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五级贯通信访代办体系,探索创新党政军警企民合力强边固防举措……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备。2024年全区5万余名基层信访代办员代办群众信访及民生事项3万余件,办结率达90%以上。
大力推动智能煤矿、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即报即批、应批尽批”,建设面向全国的稀土产品交易机构……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制度机制不断推陈出新。内蒙古成为全国首个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的省区,智能煤矿、绿色煤矿占比分别达到48%和57%,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总开户数达到967家。
制定《关于支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若干措施》,建立补贴资金发放直达机制,出台《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条例》……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制度机制不断健全。内蒙古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848个,位列全国第一。
出台中欧班列扩容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制定二手车出口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显效。全区过境中欧班列占全国的42.1%,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甘其毛都口岸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通道运营等一批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这份答卷不辱使命——内蒙古着眼“七个作模范”,深化相关领域改革,让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成为祖国北疆的最强音。
完善“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研究阐释机制,开设“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专题宣传……“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机制不断完善。2024年举办各类展览和宣讲活动3万余场次,直接受众209.6万人次。
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布局算力产业发展,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超定额累进加价措施,实施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改革……运用市场化手段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电力市场化程度在全国领先,和林格尔新区在国家“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总指数上以6.72的评分位列第一,82家公建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
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意见,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完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办法及运行机制,全面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一大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持续推出。
出台“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制度,开展“两代表一委员”12345热线履职通道试点,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推动各类监督协调联动、优势互补……民主法治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项工作协同推进,深入推进“规范、精减、提速”,完善“担当作为好干部”选用常态化机制,制定防错容错纠错工作办法,全区上下谋改革、干实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聚焦高质量发展所需,内蒙古向难攻坚,啃下一个又一个改革“硬骨头”。
坚定改革信心,在纵深推进中求突破、见实效
在改革前沿,创新高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项项改革涉及衣食住行等各环节,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沉甸甸的成绩单,记录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造福人民的温暖印迹,生动诠释了“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2025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各项改革决策部署的关键一年,自治区党委将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挺进。
一手抓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创新之笔墨,在祖国北疆大地描绘出多彩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笔画”。
一手抓体现自身特色、具有内蒙古辨识度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坚定攻坚之志,运用有解思维,向“硬骨头”发力,朝“深水区”迈进,对最急需、最紧迫、最关键的改革任务聚焦聚力、重点重抓,努力推出一批集成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以改革“一子落”,盘活发展“满盘棋”。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内蒙古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朝着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跃马扬鞭、奋蹄不怠,努力跑出新征程上内蒙古的改革“加速度”,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提供强劲动力。(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宋爽 通讯员 焦同江 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