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集采药得先是良心药

  近日,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据央视报道,国家医保局决定1月21日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据报道,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的提案中提到,临床中发现有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以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的泻药、麻醉药等,有些加大药量也不起效。由于经常更换药物,病人有疗效不佳的情况,有时甚至危及生命。近期,还有不少医生通过不同渠道反映,与进口药或原研药相比,集采药疗效欠佳。

  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国家药品集采一直通过以量换价、挤压药品虚高水分,提高药品可及性和持续供应,为老百姓争取更多实惠。国家医保局也一直强调,以量换价不等于也不能是以质换价;对中选药品,药监部门则实行生产企业检查和中选品种抽检两个100%全覆盖,确保“降价不降质”。但有关集采药的疗效问题,无论是专家的反馈,还是患者的担忧,都值得高度重视。

  集采药关乎亿万患者生命健康。如果价格降下来的集采药,存在药品效果欠佳、医生缺乏反馈渠道和选择机会等问题,必然要给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打折扣,影响患者看病就医的安全感和对集采药效的信任感。

  对于临床反馈,国家医保局迅速回应,第一时间前往调查,传递出对集采药品质量等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医保局在发给上海市医保局《关于请协助做好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的函》中提到,深入求证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实效,听取临床一线关于集采中选药品使用实效的感受,重点收集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在治愈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病例信息可追溯的案例。集采药究竟有没有问题;如果存在问题,是哪一个环节、哪一个主体的问题,相信将有翔实的调查回应公众关切。

  此次多方“会诊”,对药品集采制度也是一次改进和完善的机会。民革上海市委在相关提案中建议的完善药品供应预警、优化统一调配和信息反馈机制等,都是来自一线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医药监管部门不妨与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共同商议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加强集采药品监管,倒逼中标集采药的企业自律。把好集采药质量关,是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的必要之举,也是进一步保障集采药品质效的应有之义。

  药品集采机制的出发点,是让老百姓以更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获得实实在在的用药实惠。集采药要有良心价,也必须是良心药。(张悦)

编辑:温慧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