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全球修”春节“不打烊” 释放多元发展新活力

  2月2日一大早,康明斯保税维修专区的大门外,灰色集装箱平稳落地,集装箱里装的是从境外发运来维修的发动机,等待后续程序确认后开启。这也是包钢集团内蒙古鄂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区外保税维修”试点项目后收到的第四台康明斯发动机。

  就在收到发动机的前一天晚上,内蒙古鄂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经理霍光将首台发动机完成检修并成功通过测试的好消息第一时间传达出去,收到了多方单位发来的祝贺。

  第一台与第四台实现完美“交接”,是“区外保税维修”试点项目在春节期间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走进维修车间,第一台发动机正在排空测试过程中的冷却水,准备加入防冻液,霍光介绍,这是要把测试过程中加入的水排空,由于天气寒冷,加入防冻液是要防止运输过程中的发动机冻损。

  首台发动机的维修过程并不容易,由于是我国首例跨国发动机“全球修”业务,其中涉及的监管类目众多且鲜有参考。为确保“两区外”保税维修业务顺利完成,内蒙古鄂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科技赋能、管理升级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对跨境发动机维修的全周期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管理。霍光告诉记者,保税维修监管实时在线,能够全流程溯源发动机维修的每一个步骤。

  在康明斯保税维修专区内部观察室,霍光告诉记者,从境外发运来的发动机首先要经过清洗,防止外来生物入侵等,发动机清洗下的油泥等全部需要经有关部门严格管控。再往里走,保税维修专区不仅检修装备专业,拆下的各个发动机零部件都光洁如新、摆放整齐,霍光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为了确保维修项目满足“区外保税维修”要求,不仅我们的检修维护技术人员实力雄厚,而且现场维修设备同样具备一流水准。

  与普通汽车“4S”店相同,检修发动机过程中也需要为客户出具“维修项目明细表”,并等待客户确认。霍光说,与国内发动机维修不同的是,在跨国发动机维修过程中,双语甚至是多语言沟通是基本,很多内容都是我们之前没有遇到过的,而且作为我国“首例”,我们也在一边工作一边探索,着力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标准化业务流程,让“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更加顺畅。

  据了解,“区外保税维修”作为外贸新业态之一,能够大幅提升企业与全球客户的合作黏性,也更有助于企业开展技术含量更高、利润更加丰厚的服务型贸易。霍光说,2025年,内蒙古鄂博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计划维修30台发动机,确保“区外保税维修”业务落地落实,助力包钢集团多元产业发展以及生产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赵伟佳)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