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中国旅游报》第3版刊发题为《乘冰雪列车 畅游奇妙世界》的文章,报道了这个冬天,冰雪列车火了。铁路部门不但开行了林都号、伊春号、呼伦贝尔号等高端旅游列车,还推出了冰雪旅拍列车、非遗民俗列车等有创意有趣味的主题列车。一趟趟穿梭于冰天雪地的列车,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冰雪旅游的快乐。
报道如下:
《中国旅游报》(2025年2月5日03版)
这个冬天,冰雪列车火了。铁路部门不但开行了林都号、伊春号、呼伦贝尔号等高端旅游列车,还推出了冰雪旅拍列车、非遗民俗列车等有创意有趣味的主题列车。一趟趟穿梭于冰天雪地的列车,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冰雪旅游的快乐。这些冰雪列车有哪些特色,在持续推动冰雪旅游发展方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雪地旅程 沉浸体验
换上一套蓝底白色蕾丝边的公主裙,化上美美的妆,戴上白色假发和皇冠造型的串珠头饰,在欧式风情的主题场景中摆造型、拍照……近日,小琪登上了哈尔滨开往亚布力的冰雪旅拍主题列车——K5197次列车,和车上的乘客一同变身童话世界的骑士和公主,留下了不少美照。“带旅拍服务的列车太酷了,车上不仅提供20多套服装供我们选择,工作人员还担任化妆师、造型师和摄影师,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映衬着车窗外银装素裹的景色,确实很出片。”小琪告诉记者。
“乘坐这趟列车的外地游客特别多,为了让他们有更美好的体验,我们打造了这趟车,设置了不同主题的旅拍场景,配备了更衣室、化妆间。我们发现,不仅年轻人喜欢,不少老年人也很感兴趣。”国铁哈尔滨局哈尔滨客运段K5197次列车长任博洋介绍。
K5197次列车的终点站是亚布力南站,距滑雪场直线距离500米,为此,这趟车还被不少滑雪发烧友称为可以“开进滑雪场”的列车,不少人下车后换上装备就直奔雪场了,十分便利。“疾驰的列车里温暖如春,窗外则是白雪覆盖的田野与村庄,车厢还是软座,滑雪前后可以好好休息。”有客人这样评价。
而在新疆、吉林等地,冰雪旅游列车也在火热开行,游客可以乘着列车打卡阿勒泰喀纳斯景区、禾木村、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场,以及长白山、延吉等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开启冰雪的梦幻之旅。
让游客沉醉的是这些高端旅游列车带领游客驶入了“冰雪世界”。
旅客在冰雪旅拍主题列车上拍照 受访者 供图
“列车外观以白色为主,好似被白雪覆盖的冬日山林。列车一路仿佛穿行在北国冰雪童话世界,从繁华城市穿越原始森林,一路抵达宁静的小镇,这种感觉很奇妙。车厢里摆放着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天花板上垂挂着透明的冰凌挂坠,窗帘上布满雪花刺绣。”近段时间,北京游客60后李女士和老伴一起打卡了“雪国列车”林都号,对沉浸式的列车体验赞不绝口。
值得关注的是,林都号还吸引了不少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境外游客,占比四成左右。“东北地区的差异化景观对他们很有吸引力,室外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极冷和极寒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新奇的体验。”运营林都号、伊春号的伊春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助理王钰尭说。
大家为何乐于坐着火车打卡冰天雪地呢?
王钰尭分析,在列车上悠闲地赏冰雪美景是冰雪列车的一大亮点。火车游最大的优势是帮助游客节省了在各目的地间奔波的时间,列车行程安排基本是夕发朝至,游客第二天醒来时已经到达下一个目的地,身体不会有很强的疲惫感。如果要把抚远、伊春、哈尔滨、漠河全部走完,驾车行程累计至少要四五十个小时。特别是下雪天,乘火车出游相对受到的影响较小,安全系数更高。
在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张宁看来,坐着火车看冰雪既避免了天寒地冻的“冷”,又兼顾了冰天雪地的美,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流动体验,能够让游客在“动与不冻”之间感受东北的热情。
车上车下 别样风情
有业者提到,冰雪列车能够持续吸引游客打卡,还在于其设计的线路产品充分融入了当地的冰雪资源和特色玩法,每项活动都有着浓郁的在地特色。
“呼伦贝尔号列车从满洲里出发,经海拉尔、扎兰屯,最终到达哈尔滨。行程中最特别的是体验冰雪民俗,在海拉尔,‘冰雪那达慕’天天上演,游客可以在茫茫无际的雪原上看万马奔腾,参加‘男儿三艺’体育竞技,学习草原传统竞技项目——博弈色楞骨的简单动作;在牧民家中听长调,看马头琴、呼麦表演。在扎兰屯,游客可以在雪场驰骋,也可以乘坐庞巴迪雪地摩托、冰上赛车在冰面漂移。今年我们还设计了到俄罗斯的跨境体验环节。”呼伦贝尔号产品总负责人陈佩浩介绍。
王钰尭介绍,林都号会带游客打卡神州北极漠河与华夏东极抚远,将黑龙江的冰雪森林、冰雪小镇等资源串联起来。“我们还会带游客深入具有科考价值的原始红松林,体验具有东北特色的马拉爬犁、冬钓等。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让客人感知到,哈尔滨的冬天有很多待发掘的宝藏。”
福鹿雪国号旅游列车年味浓 受访者 供图
福鹿雪国号则设计了前往阿里河镇的行程。“阿里河镇是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也是当地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带客人体验鄂伦春非遗,客人可以参与鄂伦春大型祈福仪式,做一天‘鄂伦春人’,我们还邀请了多位当地人与客人一起跳斗熊舞。客人也可以听鄂伦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讲述历史风俗,亲手烤制鄂伦春红柳大串,制作鄂伦春的非遗手作。晚上还能到剧院观赏鄂伦春演员的精彩演出。”福鹿雪国号负责人郑海红介绍。
不少冰雪列车还与当地文旅部门、景区联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游览体验。
“目前,我们已在阿里河镇打通了当地绿色通道,客人到当地景区后无须等待可以直接进入,整体行程非常顺畅,每趟列车抵达后,景区会派遣十几位工作人员全程陪同。”郑海红说。
一趟列车旅行,时间长的有十几天,短的也要四五天,除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吃”也很重要。在福鹿雪国号上,游客可以吃到红柳大串和柳蒿鸭汤;在林都号上,游客可以品尝到林都佛跳墙、小兴安岭松茸菌子锅;在伊春号上,山珍宴、鳇鱼宴、湖羊宴、烤鸭宴一应俱全……列车在美食上“卷”出了新高度。
除了丰富的产品,冰雪列车还推出了一系列暖心的服务措施。伊春号设计了5节涵盖五大洲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观光车厢,并装置了落地窗。“非常适合冬天拍照,我们在落地窗前做了加热装置,即使下雪,玻璃也不会上霜,可以让游客很清晰地看到外面的风景。车窗也是棚顶侧弧形设计,游客仰头就可以看到雪落下来。考虑到气温低时手机耗电较快,列车上加装了很多充电插孔,确保每位游客坐在位置上就能充上电。”王钰尭说。
“让游客有需要时能随时找到我们很重要。列车上安排了度假大使,他们都是海拉尔人,熟悉当地的人文风情、旅游资源,既能提供管家式服务,又可以为客人提供讲解服务。全车满载40多名客人,我们会配备3名度假大使,第一时间满足游客需求。”陈佩浩说。
伊春号列车 受访者 供图
雪国追梦 品质提升
冰雪列车让游客用更轻松便捷的方式邂逅冰雪之美,也带动了各地冷资源释放出热能量。旅客越来越追求一种梦幻般的体验。如何让冰雪列车保持吸引力,让游客每到冬季就想要来体验?细致的服务、丰富的活动项目、不断变化的产品内容,都是关键因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认为,冰雪列车除了列车本身的吸引力,也要注重沿途参观、游览或体验节点设计的合理性。列车停车点要选择当地有特色的地方,比如知名景区、大型滑雪戏雪场所等。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不同消费偏好,为其提供多元选择。此外,冬季天黑得较早,夜晚时间长,列车晚间可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夜间民俗风情活动,比如看一场当地民俗文化演出等。要考虑滑雪爱好者的雪具携带,为其提供雪具存放的空间。还要与当地形成有效联动,做好衔接,提供从列车站点到景区滑雪场的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保障游客的出行便利度。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殷平认为,冰雪列车要突出冰雪主题,通过深入挖掘沿线地区的冰雪文化和地域特色,打造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的产品。列车选线要与当地冰雪资源的空间分布相契合,开行时间要与沿线地区冰雪活动(节庆)的时间相契合。
冰雪列车还要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张宁建议,要强化冰雪列车资源整合功能,将精品资源“串珠成链”,为南方游客提供难得一见的视觉盛宴;强化冰雪列车站点与地方公交、地铁、旅游专线等交通方式的衔接,通过升级换乘空间的配套功能,提档服务设施品质等手段,变“最后一公里”为“最美零距离”;强化柔性服务,推进冰雪列车服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冰雪列车在主题营造、行程策划、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同时,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可侧重在目的地交通接驳、餐饮、住宿等环节,灵活推出冰雪旅游消费“套餐式”“满减式”促销产品和活动,给消费者更多有温度、有性价比的选择。
多位业者提到,冰雪列车要用好政策支持,充分释放交旅融合效应,发挥好列车开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冰雪列车要加强与沿线城市的联动,可鼓励游客通过视频、文字、图片等方式,对沿线文旅资源、历史文化等进行展示,扩大当地知名度,拉动当地旅游市场消费力,推动农副产品销售。随着冬季滑雪运动的热度不断攀升,相关赛事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可以以冰雪列车为载体,扩大赛事活动的影响力,助力当地的赛事经济。”一位业者说。(记者 唐伯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