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春节期间,游客在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旅游休闲街区拍摄全家福。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滑雪爱好者在呼伦贝尔市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滑雪,畅享冰雪运动乐趣。 韩冷 摄
游客在赤峰市道谷南山滑雪场内的雪地火车前合影。 李富 摄
在巴彦淖尔市的一家书店,读者静享阅读时光。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陈杨 摄
游客在乌兰察布之夜主题街区游览。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磊 摄
在呼和浩特新春文化庙会上,民间艺人与小朋友互动。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磊 摄
在兴安盟阿尔山市,“冰雪童梦大巡游”队伍穿越冰雪覆盖的街道,演员们载歌载舞,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毕力格 摄
逛庙会欣赏特色非遗民俗、访古迹领略北疆无限魅力、玩冰雪邂逅冬日浪漫之旅……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内蒙古大地充满浓浓年味,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旅市场活力涌动。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里,逛庙会、赶大集、赏非遗等民俗文化体验,成为假日里当仁不让的“顶流”。这几天,“欢欢喜喜过大年——歌游内蒙古 非遗贺新春”2025年呼和浩特新春文化庙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人们观看社火表演、体验非遗技艺、品味传统美食,欢度新春佳节;正月初四至初七,包头市举办了别开生面的社火大赛,打造具有包头地方特色的社火“非遗版”春节文化品牌活动;在通辽市,打铁花、麒麟巡游、非遗火壶表演等非遗元素在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上演,扭秧歌、舞龙舞狮在西拉木伦广场上演,剪纸、烙画、花馍等非遗项目进旗县社区展演……一系列民俗活动让年味儿更加浓郁。
到北方滑雪、赏冰成为文旅新时尚。内蒙古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举办冰雪旅游节、冰雪赛事等活动,丰富冰雪旅游消费新方式,充分让“冷资源”释放假日旅游消费新动能。
春节假期,兴安盟阿尔山市的冰雪旅游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独特的冰雪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据阿尔山市旅游部门统计,春节期间,阿尔山市共接待游客8.48万人次,同比增长24.7%。实现旅游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27.6%。
文化深度游更是假日里的一抹亮色。内蒙古各地文化场馆精心策划特色活动,营造了崭新的文化场景。文化馆将非遗集市摆进热闹商圈、图书馆用集章式打卡播撒书香、博物馆开展年画制作等精彩体验活动,不断满足人们春节文化的新追寻。
据了解,2025年春节内蒙古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开展各类文旅活动417项。2025年春节假期8天,全区接待国内游客3058万人次,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217亿元。其中接待一日游游客1868万人次,接待过夜游游客1190万人次。
这个春节,持续“上新”的文旅活动,不断“解锁”的民俗玩法,给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旅体验,也激发了假日文旅市场消费活力。从辽阔诗意的茫茫雪原,到热闹喧嚣的市井街巷,再到欢乐祥和的万家灯火,我们心中的年味,正在消费与文化的共振中,长出新的年轮。(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