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工人日报》第6版刊发题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加快立案执行速度,709万元工程款两天到账——工友们的工资有着落了》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执结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仅用时两天,就成功帮助建筑公司要回工程款709万元,让工友的工资有了着落,切实保障了劳动者权益。
全文报道如下:
《工人日报》(2025年2月7日06版)
“工程款终于到账了,我们一定尽快向农民工兄弟发放工资。”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法院执结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仅用时两天,就成功帮助建筑公司要回工程款709万元,让工友的工资有了着落,切实保障了劳动者权益。
据了解,原告某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承包了被告某置业公司(以下简称置业公司)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置业公司一直拖欠工程款未给付,建筑公司遂向新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诉中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置业公司在1月17日前给付全部工程款项709万元。然而,到了约定时间,置业公司仍未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义务。1月20日,建筑公司向新城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该案系追要工程款、可能涉及劳动者工资,新城区人民法院立刻将案件纳入涉企、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绿色通道,加快立案、执行速度。执行干警第一时间与申请执行人联系,在沟通中得知,709万元工程款中有130余万元为待支付的农民工工资。
为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让农民工安心回家过年,执行干警当即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查控被执行人财产,并将置业公司负责人约谈至法院,向其释法明理,讲明诚信履行、依法履行的重要性,并告知若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可能面临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司法拘留等强制措施。
在与置业公司负责人的沟通中,执行干警了解到,企业当前面临资金困难,虽愿意配合执行,尽快给付工程款,但当场难以履行。经执行干警耐心释明,置业公司负责人表示近两天将有一笔款项进入已被法院查封的账户,法院可将这笔款项扣划作为执行款。
1月22日,置业公司负责人打来电话告知款项已到账,并表示愿意全力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将案款扣划至法院执行案款专户,并于当天上午将案款发放给建筑公司。
从立案到圆满化解,该案仅用时两天,新城区人民法院后续还将对工资发放进行回访,确保每一位农民工都能拿到工资。(记者李玉波)
制作:闫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