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月9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霍晓庆)2月7日,春节假期刚过,全区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通报了2024年内蒙古防沙治沙新业绩:全年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2442万亩,占全国45.8%;完成防沙治沙1954万亩,居全国首位,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治理沙化土地238万亩、配套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以日均治沙6万亩的骄人战绩领跑全国。
荒漠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挑战,荒漠化防治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作为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国家“三北”工程沙化土地治理最大的任务量在内蒙古,“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有两个半在内蒙古。
2024年,内蒙古扛起责任担当,坚决打主攻、当主力,全力推进“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顺利推进,“光伏长城”初具规模,“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在库布其沙漠,从丘陵地带到黄河沿岸,构筑起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在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推行“以路治沙”,开工建设26条“穿沙公路”,建设规模450公里,带动治沙85.8万亩。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内蒙古、甘肃合作开展跨界区域荒漠化防治,努力构筑“四大阻击防线”和“四大锁边林草带”,阻止两大沙漠“握手”。
为保障“三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种苗供给,全区建设保障性苗圃40处,育苗基地1.5万处,苗木结构性短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创建了多元投入、多方参与新机制,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基金会,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形成支持内蒙古防沙治沙事业的合力。创新推出了光伏治沙、以路治沙、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新模式,率先推出防沙治沙降本增效七条举措,更多的内蒙古治沙经验推向“三北”、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