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时代的旋律,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内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抓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新春启新程,实干开新局。内蒙古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自治区两会精神,对标新部署、新要求,谋定新思路、新举措,抓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各地区的优势产业得到充分发挥,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对外扩大高水平开放 勇立开放潮头
回望2024年,依托20个对外开放口岸的通道集群优势,内蒙古在对外开放合作的道路上步伐愈发加快,贸易“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 2024年底,内蒙古与全球158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对120个贸易伙伴实现进出口增长。
2024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073.1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外贸增速0.8个百分点,首破两千亿元大关。内蒙古口岸货运量达到1.234亿吨,同比增长14.5%,创历史新高,继续领跑全国陆路口岸货运量。内蒙古口岸累计进出境中欧班列近6万列,运行线路达126条,对内覆盖22个省(区市)的64个城市,对外辐射10个国家的22个终点城市。在口岸的强力带动下,全区外贸加快发展,“口岸+园区”“口岸+腹地”的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煤炭、铁矿石、铜精粉、油气、萤石等五大类进口大宗商品仓储转运园区已初步建成,煤焦化工、粮油深加工、萤石精选、羊绒加工等八大落地加工产业不断壮大……
内蒙古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对外要扩大高水平开放。自治区两会结束后,自治区商务厅迅速响应,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自贸区创建作为全区开放发展的头等大事,着力推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升级,深层次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落实元首会晤达成的各项共识,全方位提高与俄蒙合作的广度深度,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建强综合枢纽口岸“强点”和重点专业口岸“支点”作用,进一步优化口岸布局,释放开放效能。持续增强口岸通关保障能力,全年实现口岸货运量1.3亿吨。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到发中欧班列总量力争突破500列。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巩固俄蒙市场,深化与日韩、东盟、欧美、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重点拓展与新加坡的经贸合作。扩大二手车、“新三样”、中间品出口规模,开展跨境电商园区及试点企业和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培育。
对内深化区域间合作 共绘发展蓝图
深化区域合作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024年内蒙古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年引进国内到位资金5573.1亿元,同比增长16.6%,为高质量发展铺设了更广阔的道路。
年味儿还未飘远,京蒙协作结出的硕果之一——乌兰察布市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已满是忙碌的身影。采摘、搬运、装箱、发货……从这里采摘的新鲜番茄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大商超。2024年,该园区生产番茄6000余吨,销售收入达1.2亿元。
2024年,京蒙协作再上新台阶:蒙品进京销售突破300亿元,144家北京企业在自治区落地投资,京蒙劳务协作带动6.97万名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
“全方位拓展京蒙合作是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2025年内蒙古将持续开展‘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多角度深层次与北京市开展务实合作。”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内蒙古将围绕“土特产”资源,紧扣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建设,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农牧民增收;持续办好京蒙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在京高标准建设2个共享前置仓,建好用好77个农畜产品供应基地和“直采直供”基地,并拓展农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继续认定一批就业基地,持续开展“京蒙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等专项活动,继续培养选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带动就业能力突出的京蒙协作劳务品牌。
独行快,众行远。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就对内要深化区域间合作作出部署。报告指出进一步密切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等地区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能源、资源、算力等方面与经济大省加强合作,特别是为发达地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自治区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2025年内蒙古将继续聚焦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强化精准招商,扩大招引规模,持续擦亮“投资内蒙古”品牌,向2025年招商引资国内到位资金超过5700亿元任务目标全速起跑,以高水平招商引资赋能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差异化协调发展 奏响和谐乐章
内蒙古东中西部条件各异,每个盟市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全区各地2025年重点工作已经明晰,12个盟市根据各自发展定位已经开始发力,以期为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首府呼和浩特市提出,要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六大产业集群”相互耦合,在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推进城市高效能治理,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活动,实打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急难愁盼问题。要多措并举把城市做大,抓紧出台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户籍、就业、入学等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三年十五万青年留呼行动”。要用心用情把大青山护好用好,乘势而上把旅游做火,持续完善“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布局,切实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2月7日,兴安盟党政考察团赴山东考察对接。考察团先后走进华瑞集团、宝来利来集团等6家企业,兴安农垦集团与华瑞面业公司签署运营合作协议,迎来招商引资的“开门红”。
“我们要在已有合作基础上,以产业转移承接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广度,力争在边民互市贸易、跨境旅游、京蒙协作、融入长春都市圈、校友经济5个方面打造亮点,努力让区域合作结出更多成果。”兴安盟区域经济合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保平介绍。日前召开的兴安盟全盟干部大会提出,兴安盟要以实施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牵引,推动改革开放提质增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任务,力争形成更多突破性、标志性、具有兴安盟特点的成果。
乌海市明确,要着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上求突破、作示范。重点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上努力取得新突破,确保实现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预期目标。要谋实工作举措,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抓好今年十项重点工作,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慧 方圆 郑学良 高敏娜 郝飚 薛来 通讯员 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