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新春走基层】“列车不停运,我们不停歇”

  春节过后,列车搭载着团圆梦、发展梦,在纵横交错的铁轨上再次呼啸出发。

  “列车运行从来没有休息可言,列车不停运,我们不停歇。特别是春运期间,对线路维护检查不能松懈,只能更严!”2月6日,在鄂尔多斯境内的中铁六局响四(响沙湾至四眼井)维管车间内,吴四圪堵工区工长李月强强调最多的话再次响起。今年是他从事维管工作的第10个年头,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6个春节。

  冻害是北方冬季线路常见的“病症”之一,由于铁路路基内部的黏土含水,低气温下黏土会冻结膨胀,把本来笔直平顺的钢轨顶得坑洼不平。特别是春运期间,在煤运重载列车碾压和高寒气候影响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发生线路冻害。

  在线路作业中,走在最前面的李月强手持电子道尺,每三五步就驻足测量线路几何尺寸,并用石笔在轨枕上记录数据,紧随其后的工友们,有的手拿冻害台账核对信息,有的摆放着不同型号的调高垫板,有的正在调试内燃扳手和液压起道机……为即将开始的冻害整治作业做着准备。

  只见李月强单膝跪地,双手拄着冰凉的钢轨,定睛观望线路起伏高度,全副武装下只露出炯炯有神的双眼。“虽然现在可以用精密仪器确定冻害位置,但是冻害一天一个样,它是随着气温的变化和列车的冲击而变化的,还是得用眼睛看看,才能放心。”说话间,李月强精确找到冻害位置,确定冻起峰值后,便开始松卸扣件、垫入垫板、复紧螺栓、质量回检……一套工序下来,这一部分钢轨瞬间被铺垫得笔直平顺。

  就在同一天,和李月强一样,远在临(河)策(克)铁路负责维管的保音图和工友们也穿好了工装,按照当天的工作计划,对临策铁路沿线开始了巡检。

  “我们一般提前2个小时到达现场做准备工作,所以早晨不到8点就出发了,春运保畅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尤其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要更加用心。”保音图说。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临策铁路,是我国北方物资运输的大动脉,我国中欧班列西通道运量的20%、新疆煤炭内运的30%和蒙古国进口煤炭的60%,都要通过这条铁路进行运输。然而这条全长768公里的铁路,有400多公里要穿越沙漠戈壁地区,冬季温度最低可达零下30摄氏度。保音图所在的临策维管段成立于2017年1月1日,由中铁六局运营管理,全段营业里程759.1千米。

  到达作业地点,北风卷着纷纷扬扬的霜沙铺天盖地吹来,整个铁路所见之处都是一片白茫茫。保音图指着线路说:“这每25米铁路线就有4块道夹板,12颗螺栓,全线至少有2700块道夹板,8000颗螺栓,从理论上而言,每一块道夹板、每一颗螺栓都有折断、拉断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块道夹板,每一颗螺栓,去发现那些细小的裂纹,及时进行更换。”说罢他便猫着腰开始检查,虽然身着厚重的棉衣,但是动作却显得格外娴熟。

  2024年12月,内蒙古第3条“口岸高速”——甘海高速全线贯通。新年伊始,中铁六局在甘海高速成立了新的运营所。陈雅茹是甘海高速公路监控中心的一名监控员,春节期间她一直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她把这里的监控中心形象地比喻为公路的“中枢神经”。

  “我们的工作虽然看似枯燥,但责任重大。只有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陈雅茹认真地说。在这里,像陈雅茹一样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必须高度集中精神,连续几个小时,通过监控屏幕密切关注各条路段的路况,监控中心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一边接听电话,一边熟练地操作电脑,及时处理各类路况信息……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春运仍在进行,在看不到的背后,还有无数维管人坚守在岗位上,紧盯关键部位,向设备病害宣战、向自然灾害亮剑、向艰苦条件挑战,他们是春运路上的“隐形守护者”,用满腔的热情和坚实的力量,为祖国重要交通要道持续平稳运行倾注着最深沉的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慧  实习生  郝知微)

  ​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