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法治日报】零下30℃的昼夜坚守

  2025年2月11日,《法治日报》第11版刊发题为《零下30℃的昼夜坚守》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在国门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国门有我,平安有我”的铮铮誓言。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2月11日《法治日报》第11版

  图为在满洲里铁路货运口岸,民警李天源(右)向记者介绍中欧班列查验情况。 本报通讯员 李发春 摄

  团圆是春节的底色,在祖国北疆绵长的边境线上,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在国门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国门有我,平安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把思乡之情深藏心底,与边关明月为伴,倾心守护家园平安,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诚,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1月26日早晨,风夹杂着雪花为满洲里公路口岸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出入境的货运车辆开始有序排队,等待通关。在公路口岸一楼干净明亮的办公大厅内,执勤四队民警们已开始换岗前的准备工作。

  “临近春节,繁忙中大家要确保录入设备、检查设备、警务器材等齐全完好,以细致、热情的状态做好各项通关工作。”记者采访时,执勤民警对讲机中传来指挥中心的仔细叮嘱。

  负责入境证件查验的民警王曦冉,已穿戴好执勤装备,检查好办公设施,等待着入境货运司机有序到来。上午9时许,办公大厅内各窗口开始忙碌起来,询问情况、核查信息、人证对照、证件查验……

  满洲里公路口岸24小时货运通关,证件查验是入境“第一道关”,不仅要确保准确无误,更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王曦冉对待这项驾轻就熟的工作,一如既往慎之又慎,生怕遗漏任何环节。

  “国门安全无小事,每一班岗都必须尽职尽责。”王曦冉神情坚定地说,从2019年来到这里工作,无论是分分钟就将身体冻透的室外执勤,还是繁忙的室内验证查验,都让她懂得了坚守和奉献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王曦冉是执勤四队唯一的双警家庭,她的爱人也在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今年春节期间她和爱人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指挥中心,我已到岗,等待检查。”傍晚18时许,满洲里铁路货运口岸繁忙依旧,铁路信号灯交替闪烁,该站执勤二队民警李天源通过对讲机向指挥中心报告。

  夜幕低垂,室外温度已接近零下30摄氏度,李天源眼睫毛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刺骨的寒风顺着袖管、脚踝迅速缠绕至全身。

  “中欧班列出境,车长62节,可以进行查验。”随着指挥中心下达指令,记者看到李天源“噌噌”两下就攀上了距离铁轨近3米高的驾驶室,对班列进行细致检查。

  走出闷热的火车头,扑面而来的冷空气让他不由得打了几个寒战。李天源告诉记者,这是今天查验的第7辆国际货运列车,2024年该站共计查验4200余列中欧班列。

  “在国门下执勤倍感责任与荣耀,来自家人的支持更是最大的后盾。”2015年工作至今,春节期间李天源都是在岗值守。

  “出境列车即将抵达,请查验人员做好准备。”还未来得及多聊几句,对讲机再次传来指令。李天源又手持查验装备迅速朝着国际货运列车的方向走去。

  “轰隆轰隆……”21时许,气温已降至零下30摄氏度,一辆中欧货运班列缓缓驶入满洲里国门。“各监护岗位注意,加强巡逻管控,发现异常立即报告!”该站指挥中心向执勤三队各岗哨发出指令。国门下,执勤三队民警宋福来目光如炬:“中欧班列入境,车长47节,203哨位一切正常。”

  “越是节假日,越要绷紧安全弦。”宋福来搓了搓冻得发红的双手,目光却一刻不曾离开边境的方向。

  入警9年来,这个来自河南的“95后”小伙仅两次回家过年。他告诉记者,每年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之时,都会面向国门庄严敬礼。 

  记者手记

  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在满洲里口岸,记者看到了另一番景象。风雪中,口岸一片繁忙,车辆有序排队等待出入境,移民管理警察们身姿挺拔,穿梭其中。他们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可目光依旧坚定。正是他们的恪尽职守,才有了口岸的安全稳定。他们是春节里最美的风景,是国门最忠诚的守护者。  (记者 史万森 常煜)         

  制作:任镜宇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