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农民日报》第6版刊发题为《内蒙古优然牧业 90余项专利推动科技养牛》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优然牧业在种业、饲料、养殖全产业链累计取得91项技术专利,参与《牛体内胚胎生产与移植技术规程》等4项国家标准和《饲用燕麦草品种认定规范》等38项地方标准制定。
![](http://pic1.nmgnews.com.cn/003/008/272/00300827293_cbf31caf.jpg)
《农民日报》(2025年2月13日03版)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在2024年获得11项技术专利,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准、4项地方标准,并发表23篇学术论文。至今,优然牧业在种业、饲料、养殖全产业链累计取得91项技术专利,参与《牛体内胚胎生产与移植技术规程》等4项国家标准和《饲用燕麦草品种认定规范》等38项地方标准制定。
在2024年获得的专利技术中,“一种用于围产前期奶牛的杜仲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围产前期奶牛面临的脂肪代谢能力弱、胰岛活性低、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与传统过瘤胃胆碱相比,该专利不仅价格更优,且效果显著,对提升奶牛整体健康、提高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项专利“牛诱导扩展多能性成体干细胞、建系方法及培养液”是世界首创的科研成果,可以实现特殊功能基因定点、高效敲除、敲入,实现“富含乳铁蛋白、无乳糖、高蛋白”等特殊性状新品系种牛培育及基因编辑生物育种。该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有望进一步优化牛群整体的遗传基因,并持续改良牛群整体遗传品质。
据悉,优然牧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多年努力,培养了一支近400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5名博士和197名硕士。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该公司在制定并推行高产、长寿、低碳奶牛养殖战略,培育低碳核心牛群,研发减碳增产饲料等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充分总结高单产技术与管理经验,输出高单产系统化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产业链合作伙伴。
未来,优然牧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持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制作: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