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月13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白莲)记者从2月12日召开的2025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内蒙古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全国排名提升4位,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产业创新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国前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增长率居全国首位。全区财政科技支出86.47亿元,同比增长20%。
一年来,全区科技系统凝心聚力、大胆突围,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通过实施科技“突围”工程,部署36项重点任务,集聚11位院士、百余家创新主体承担攻关任务,成功研制一批填补行业空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线,科技“突围”工程引才聚智、牵引全社会创新的效应初步显现。呼和浩特、包头国家高新区全国排名分别提升9位、7位,包头稀土高新区跻身全国前70强,连续6年实现争先进位。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活跃度、可持续发展指数均列全国第三位,区域创新集聚效应凸显。
加快实施“双倍增双提升”行动,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391家,同比增长33.6%。全球最大容量构网型储能样机成功运行,全国首台“零碳排放”重型矿用卡车、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首条可掺氢高压长输管道在内蒙古投入使用,生态风险预警、单原子催化、超高径向弹性气凝胶纤维合成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中52%的高水平论文被SCI、EI、ISIP等三大权威检索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