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经济参考报】原油装车工:迎着朝阳再出发

  2025年2月17日,《经济参考报》第7版刊发题为《原油装车工:迎着朝阳再出发》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华北油田巴彦分公司原油转运站,转运站站长李锦帅带领5名工作人员在后半夜装油,赶在早上运走原油,尽力提升运输效率。

  报道如下:

  《经济参考报》(2025年2月17日7版)

  2月7日凌晨2时左右,伴随着一声尖锐的鸣笛声划破清冷的夜空,一列油罐火车驶入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华北油田巴彦分公司原油转运站,转运站站长李锦帅带领5名工作人员顶着寒风在开放式栈桥上给一个个油罐加装原油。

  连日来,受寒潮天气影响,原油转运站室外最低温度降到零下24摄氏度。李锦帅一边在栈桥上检查设备一边告诉记者:“这里是我们油田原油生产的大动脉、生命线,转运效率直接影响生产效益。现在正是春运期间,原油运输火车要给旅客列车让路,我们只能在后半夜装油,赶在早上运走原油,尽力提升运输效率。”

  在7米高的火车栈桥下,50多节原油罐车排列两侧,员工毕力格、亢洪斌和梁志明在栈桥下负责清理加油管线中残存原油,随后利用防爆头灯检查油罐中心阀是否漏油。梁志明说:“天气越寒冷,我们的装油工作越要规范、细致,不能因为工作疏漏影响原油装运安全。”

  在栈桥上,员工司连营和杨海东兵分两路,系上安全带,打开悬梯,走上油罐顶部,打开人孔盖,随后返回栈桥启动原油装车系统。李锦帅说:“低温天气考验我们的抗寒能力和装车速度。经过多次改进工艺,现在我们用6个小时就能装满50多节原油罐车,比过去缩短1个小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随着原油匀速注入油罐,李锦帅和同事们在各个油罐之间来回走动,通过监视器轮流查看各个油罐内的原油高度,呼出的哈气很快在他们的睫毛上凝结成霜花。

  李锦帅说:“在这6个小时里,我们每个人需要在1.5公里长的栈桥上来回走10多公里。等到装油结束后,大家的腿脚都麻木了,需要回到办公室休息半个小时才能缓过来。”

  早上8时,外运原油的火车迎着初升的太阳缓缓驶出栈桥,踏上西油东送之旅。

  制作:张莉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