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c1.nmgnews.com.cn/003/008/302/00300830262_4c8ee27a.jpg)
许岩对患者进行施救
![](http://pic1.nmgnews.com.cn/003/008/302/00300830263_66c8bde6.jpg)
应急救护培训走进高校
![](http://pic1.nmgnews.com.cn/003/008/302/00300830264_187cd992.jpg)
内蒙古日报社记者通过考试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http://pic1.nmgnews.com.cn/003/008/302/00300830265_647f9d10.jpg)
实操应急救护技能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是挽救生命、减少二次伤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2024年7月,内蒙古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快构建自治区应急救护工作体系,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助力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
生死时刻,她遇到了红十字救护员……
“拥有一项应急救护技能很有必要,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许岩面对记者开心地说。就在不久前,许岩在列车上用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演绎了动人的生命守护。
“请懂医护急救的乘客立刻到9号车厢,请懂医护急救的乘客立刻到9号车厢……”
2月6日,由北京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G2473次列车上连续响起急促的广播。“发生了什么意外?”许岩心里一紧,立刻从15号车厢赶往9号车厢。现场一片慌乱,许岩快步上前,迅速检查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患者出现典型的手足抽搐、呼吸困难症状。许岩冷静地向家属了解患者病史,判断患者是突发呼吸性碱中毒,她立刻让乘务员找来一个塑料袋套在患者的口鼻处,在狭小的列车过道上搭建起临时急救站。她俯身在患者身旁,指导患者进行二氧化碳回吸,并一直用手测量着患者的脉搏。奇迹出现了,患者的指尖逐渐恢复温度,手指能动了。
“别害怕,现在感觉好一点了吗?”“感觉不舒服就朝我点点头……”温柔而坚定的声音穿透车厢的嘈杂。
直到患者恢复了正常呼吸,肢体可以自如活动后,一句“谢谢你,姐姐”,才让许岩放下心来。此时,距离到站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没有及时的救治,患者很可能因为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
“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很庆幸自己是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在危难时能够救人一命。”回想起当时那危急一幕,许岩感慨地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积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共同守护生命!”
作为一名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许岩从事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8年,培训过数千名红十字救护员,线上线下曾为上千万人次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性培训。
去年9.35万人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
在我们身边,急救成功案例有很多: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职业学校学生周天昊在包头火车站候车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机)成功挽救了一名昏迷旅客的生命;呼伦贝尔市阿荣旗阿伦中学学生聂宏喆,利用在学校学到的心肺复苏技能,挽救了突然昏厥的奶奶;巴彦淖尔市公安局临河分局狼山镇派出所的几位民警,利用在警务技能应急救护培训班上所学的心肺复苏等技能,成功挽救了一名落水者……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敢于出手、科学施救,得益于曾参加过应急救护培训,扎实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
2024年7月,内蒙古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工作目标:每年普及应急救护知识70万人次以上,2030年普及率累计达到“七普”人口比例的30%以上;每年增加应急救护取证人数8万人以上,2030年取证人数占“七普”人口比例达到4.2%以上;到2030年,公共场所AED机设置达到每10万人30台,实现5A级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全覆盖。
按照重点领域、行业、人群,《意见》部署了“校园守护”“安全生产”“救援先锋”“边疆守护”“交通伴行”“体育伴行”“志愿同行”“安老护老”“景区守护”“机关先行”等10个“救在身边”专项行动。全区各行业近30个部门按照职责,协力共建应急救护体系。
“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既是红十字会的主业,也是法律赋予红十字会的义务和职责。红十字会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是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宗旨,为群众提供心肺复苏(含AED)、创伤救护、常见急症及紧急避险等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个人在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孙慧莲说。
据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全区有9.35万人取得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超过45万人次参与了线下普及培训,超过1000万人次线上学习了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的普及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协力共建应急救护体系
全区各级红十字会不断创新举措,面向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消防系统、教育系统等干部职工及在校学生等不同人群,广泛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取证培训和应急救护技能普及性培训,推广普及心肺复苏与AED机使用、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和水平。
2024年,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红十字会合力,在全区各地公园、江河湖泊、山塘水库等易发生溺水重点区域,投放安装了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简易救援设备,努力守护溺水者与施救者安全。
同时,全区各级红十字会持续在人群密集公共场所布设AED机,目前全区各地公共场所AED机累计布设2864台,为群众生命安全保驾护航。“2025年全区红十字会系统将协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公众识险避险和自救互救的意识与技能,将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救护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
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