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2月18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韩雪茹)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获悉,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4年版)》,内蒙古共46个品种入选。其中,蒙古牛、阿拉善双峰驼等21个地方遗传资源,中国草原红牛、三河牛24个培育品种和中畜草原白羽肉鸭1个配套系入选名录。
内蒙古畜禽资源丰富、适应性强,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品种和遗传资源有助于推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以来,内蒙古在开展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对特色、珍稀、濒危的地方遗传资源进行活体保护,大力开展遗传材料采集制作和基因挖掘鉴定,不断扩大“保”的覆盖面。
“相较于《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此次内蒙古新增了札萨克图羊1个地方遗传资源和华西牛、杜蒙羊、华蒙肉羊3个培育品种。这为内蒙古打造硬核农牧业‘芯片’、提升现代畜牧业竞争力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治区农牧厅种业管理处处长王刚说。
札萨克图羊于2024年11月通过国家鉴定,中心产区位于兴安盟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乌兰毛都苏木。札萨克图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优良地方遗传资源,具有体质结实、早期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繁殖成活率高、耐粗饲、肉质优等特点,适合于放牧饲养。
华西牛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是历时40余年持续选育而成的专门化肉牛新品种,起源于锡林郭勒盟乌拉盖地区,具有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净肉率高、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面广等品种优势。该品种既适应牧区、农区以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又适应南方草山草坡地区,在寒冷和高温高湿等环境下都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发育性能。
杜蒙羊于2022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是历时20余年由我区自主培育而成的肉羊新品种,产区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该品种具有羔羊生产速度快、母羊繁殖率适中、单只母羊产肉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我国北方荒漠半荒漠化草原放牧以及农区半农区舍饲与半舍饲等多种养殖方式。
华蒙肉羊于2024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是我区利用复杂杂交技术培育而成的绵羊品种,产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具有体格大、繁殖力高、肉用性能突出、适应性强,适合我国北方农区及农牧交错区气候条件以及舍饲、半舍饲和规模化生产。
自治区农牧厅将不断完善品种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良种繁育能力,推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确保主要畜禽品种种源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