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院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让我印象深刻。2024年内蒙古能源领域创下15个全国第一,彰显出内蒙古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要切实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应用的规模化、多元化,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二是要加大人才的引育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要通过产业创新,延长产业链,做好“煤头化尾”“追风逐日”文章,探索循环经济产业链,加速推动能源产业向“新”求“质”。
李宝犬
全国政协委员、包头稀土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所储氢材料室带头人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发展绿电绿氢产业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绿电消纳率低及成本高、绿电交易市场有待完善、新型储能规模难以满足大规模绿电存储需求、新能源产业人才短缺等挑战。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我认为要鼓励工业企业就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展绿电专线,提高绿电就地消纳比例。建立健全绿电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绿电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可再生能源补贴等政策的协同配合。鼓励内蒙古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根据绿电绿氢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新能源、氢能相关专业建设,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政协委员,我将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建言献策,为我国能源转型、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白丹 杨柳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