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行走中的博物馆”走进校园

  内蒙古博物院“行走的博物馆”《陶纹解意——陶器纹饰之美》主题课程现场。

  3月11日,内蒙古博物院“行走中的博物馆”《陶纹解意——陶器纹饰之美》主题课程在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开展。

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内蒙古博物院的讲解员通过精美的图片以及陶器文物复制品,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陶器纹饰的起源、发展和寓意。讲解员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陶器纹饰背后的历史与艺术魅力。

热烈讨论。

  在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陶器纹饰的含义进行大胆猜测;在绘画环节,同学们拿起画笔,亲手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陶器纹饰。

同学们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陶器纹饰。

  学生闫嘉铎兴奋地说:“以前只是觉得陶器上的花纹好看,没想到这背后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课程。”

  “不同的陶器花纹有着不同的寓意,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王景韬说。

同学们展示自己绘制的陶器纹饰。

  据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是内蒙古博物院“行走中的博物馆”教育品牌推出的第10年,截至目前,累计开展600余场次,参与学生近5万余人次。 未来,内蒙古博物院将以更为丰富精彩的课程内容,引领同学们深入文物的世界,体悟历史的深沉厚重,领略文化的广袤深邃。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丽红 王磊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