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 “2024年11月27日,黄河内蒙古段开始流凌,12月14日出现首封。2025年2月17日,黄河内蒙古段进入开河期,3月19日14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利枢纽库区,标志着黄河内蒙古段安全开河。”3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邢国显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当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2025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黄河防凌工作情况。
黄河内蒙古段河道长度约占总长度的1/6,流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属于黄河的上中游。尽管黄河防凌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内蒙古防凌仍面临战线长、跨度大、凌情复杂等挑战,存在发生较大凌汛灾害的可能。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黄河防凌工作,早在开河初期,便组织应急、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组成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进驻包头市靠前指挥各项工作。沿黄各地干部群众坚守防凌一线,并向社会公布了26名沿黄盟市、旗县黄河防凌行政责任人,重点落实沿黄317处穿堤建筑物和66段堤防巡查防守责任人。前线指挥部设9个工作组统筹调防凌。多部门对黄河沿线重点部位开展全面排查,现场督导运营浮桥、施工栈桥拆除作业,及时清除行凌障碍,利用“人员+车辆”、气垫船、直升机、无人机开展“陆、水、空”一体化河道凌情巡查工作。
黄河防凌前线指挥部坚持“日会商、日调度、日报告”,依据天气、水情等变化,每日组织会商,调度指挥沿黄各地黄河防凌工作。同时,统筹自治区本级1800余万元物资装备、沿黄各地防凌物资及国家防总办调拨的1.3万台(套)中央应急抢险物资,形成分级分类物资保障网络。预置专业抢险队伍、防汛抢险专家及航空破冰、救援飞机形成空地联动机制,健全应急力量。沿黄盟市通过破冰抢险演练、重点部位巡查与智慧监测结合,提升凌汛风险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切实筑牢“人防+物防+技防”立体化防线。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确保了黄河凌汛期间没有发生较大险情,没有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