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清晨,在内蒙古京海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附近的育苗基地中,两台无人机蓄势待发。工作人员将调配好的6.5升石硫合剂装入无人机。随着操作人员的指令下达,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预设的航线,有条不紊地对作业区域喷洒农药。这些无人机搭载高精度定位和智能飞行控制系统,可依据地形和树木分布状况自动调整飞行参数。农药化作细密的雾状,被均匀地喷洒在树冠上,全方位覆盖每一片枝叶。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树木病虫害,保障城市绿化景观效果,海勃湾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采用无人机对海勃湾区主要公园及绿地的树木进行农药播撒作业。据现场工作人员樊平生介绍,以往采用绿化洒水车进行打药作业,效率低下,园林树木分布不均,地势复杂导致药剂撒布不均匀,部分区域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且工作人员需长时间暴露在农药环境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今采用无人机打药,不仅弥补了这些不足,而且借助无人机机动性强、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极大提升了打药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让整个植保过程更省力、更安全。
据了解,这次无人机植保行动所打药剂为低毒高效的石硫合剂,其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呈强碱性。作业需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主要目的是控制蚜虫、介壳虫以及各种蛀干类害虫的数量,防止树木烂皮病的发生。为确保药剂有效发挥作用,全部打药作业将在适宜天气下进行,预计3天完成。
此次无人机打药作业是海勃湾区园林绿化探索高效植物养护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海勃湾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将密切关注后续作业效果,依据病虫害监测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防治方案,确保所负责区域内树木健康生长,为市民营造更加优美的城市环境。 (赵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