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白尾海雕现身阿鲁科尔沁

  阳春三月,赤峰市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大小小的“水泡子”星罗棋布,成群的水鸟已飞越千山万水来此报到“打尖”了。

  “我们用全天候鸟类监测摄像头远程巡护到扎嘎斯台湖泊时,首次监测到了6只大鸟,后来经鸟类专家鉴定,确认是白尾海雕。”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说。

  白尾海雕头颈部呈淡褐色,身体大多呈暗褐色,因其尾羽呈白色,在飞行中极为明显,故此得名。白尾海雕是隼形目鹰科海雕属鸟类,属大型猛禽,其生性凶猛,被誉为“鸟中老虎”,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数量稀少,野外遇见率相对较小,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白尾海雕主要栖息于海滨、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主要以鱼类为食,对迁徙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它的出现是阿鲁科尔沁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缩影。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同时,坚持把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高水平保护修复助力湿地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力度,扎实开展候鸟种群数量、行为习惯监测调查,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慧玲)

  ​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