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包头市青山区残联举办“周六小桥”残疾人就业招聘会,7家企业共提供了会计、信息员、平面设计师等20个多样化岗位,吸引了42名残疾人前来求职登记,现场11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3月8日,包头市东河区残联举办“周六小桥”残疾人就业招聘会,7家用人单位提供了文员、库房管理员、包装工、保洁员等40个就业岗位,8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3月15日,包头市昆都仑区残联举办 “周六小桥”残疾人专场招聘会,6家企业共提供了手工制作、销售、拆装工等8类38个岗位,吸引60余名残疾人参与,20余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搭建起用人单位和残疾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包头市各级残联着力打造“周六小桥”爱心助残品牌,自2024年10月26日起,每周六常态化开展双向洽谈见面会,进一步加快推动用工企业和求职残疾人之间的双向选择,助力残疾人更好地实现就业。
截至2025年3月24日,“周六小桥”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已成功举办16期,累计约530名残疾人到场求职,近150人与企业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感谢残联为我们搭建这么好的求职平台,我虽然身体有残障,但我相信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在“周六小桥”东河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肢体残疾人小李向几家企业投递了简历,并和其中一家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期待着尽快迎来职场生活。
为建立残联系统与用工企业长效沟通联络机制,包头市残联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持续走进企业挖掘和拓展残疾人就业岗位,建立企业适残岗位库,为“周六小桥”残疾人专岗招聘双向洽谈见面会夯实了岗位供应基础。
2024年,包头市各级残联工作人员累计走访369家用人单位,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815个。同时,通过深入用人单位“面对面”考察,残联工作人员现场感受了企业生产环境,了解到无障碍设施和岗位设置等情况,进一步掌握了残疾人薪酬福利、权益保障等方面情况。残联工作人员还面向用人单位开展“点对点”宣传,详细解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等惠残政策,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发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
包头市残联调动市、旗县区、街道(乡镇)三级残联组织力量,积极打造和创新“三级联动”沟通服务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的工作方式,摸清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底数,建立残疾人求职登记库。线下,工作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登记每一户残疾人的基本信息、享受政策情况、就业能力及需求等,并建立详细台账;线上,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网格群、电话沟通等形式积极宣传助残惠残及相关就业政策,及时发布岗位信息和“周六小桥”招聘会信息,最大程度拓宽宣传覆盖面,提高残疾群众知晓率,保障各项助残惠残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做好就业帮扶工作。
包头市固阳县残联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了无障碍通道,让残疾人能够便捷地穿梭于会场各区域;石拐区残联在招聘会现场设立了政策补给站,志愿者们耐心解答残疾人的疑问,为他们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培训推荐、求职登记等服务;昆都仑区残联安排志愿者,为部分行动不便或沟通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协助,确保每位残疾人都能顺利求职……一场场“周六小桥”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包头市各级残联为前来求职的残疾人提供暖心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包头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包头市各级残联将进一步打造好“周六小桥”爱心助残品牌,积极探索更多元化、创新性的就业帮扶模式,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搭建“连心桥”,为残疾人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助力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