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清明节回乡祭祖

  杭巧云(左一)与都贵玛额吉亲切交谈

  扎拉嘎木吉(中)与亲人在南京

  幸福的姐弟俩

  扎拉嘎木吉与姐姐相认

  为弟弟准备的饺子

  杭巧云一家来弟弟家做客

  今年清明节,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国家的孩子”扎拉嘎木吉再次踏上故土,在姐姐的陪伴下到父亲墓前祭拜,这是他第一次以儿子“杭颂吉”的身份,祭拜已故多年的生父。

  为了让这份迟来的亲情得以圆满,杭家特意将扎拉嘎木吉的原名“杭颂吉”和他妻子以及三个女儿的名字刻在墓碑上、写入家谱,让漂泊多年的血脉回归家族。

  3月25日,应姐姐杭巧云一家的邀请,扎拉嘎木吉第二次来到南京溧水,探亲访友、祭拜亲人。在扎拉嘎木吉回来的这些天,杭巧云每天都要亲自为弟弟下厨,精心烹制他爱吃的菜肴,用红烧鸡、炖猪脚、狮子头等特色美食开启“宠弟”模式。

  杭巧云家里养了20多只鸡,她每天都炖一只给弟弟吃。扎拉嘎木吉笑称:“姐姐的手艺特别好,家养的鸡味道特别香。她天天给我炖一只,都快把姐姐家的鸡吃光啦!”

  20多年前,扎拉嘎木吉放羊的时候从摩托车上摔下来,大腿摔伤,当时没能及时就医,腿因此落下毛病。姐姐一直记挂着弟弟的伤病,这次来南京,姐姐还专门带他去大医院做了检查。

  在姐姐家的这段时间,扎拉嘎木吉感到特别幸福。他说每天晚上睡前,姐姐都会为他准备好洗脸水,还像母亲一样为他洗脚。60多岁了,他又在姐姐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2024年11月16日,扎拉嘎木吉赴南京认亲的感人瞬间仍历历在目。年过六旬的扎拉嘎木吉在三个女儿的陪伴下,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赴南京溧水老家,与离散64年的姐姐杭巧云相认。

  11月23日,杭巧云一家来到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看望了曾抚养过扎拉嘎木吉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老人,书写了草原与江南之间的动人故事。

  两地认亲互动后,杭巧云与弟弟扎拉嘎木吉经常联系。今年春节时,扎拉嘎木吉从内蒙古给姐姐寄了一只草原羊,杭巧云则精心准备了溧水特产回赠给弟弟。

  2010年,为纪念“三千孤儿入内蒙”50周年,北方新报发起大型公益活动,组织41名“国家的孩子”赴上海、江苏等地寻亲,扎拉嘎木吉参加了那次活动,从此踏上寻亲之路。

  2024年10月,扎拉嘎木吉又一次向锡林郭勒盟公安局寄送了血样。警方通过DNA比对,最终找到了他在南京市溧水区的家人。

  “扎拉嘎木吉”是养父母给他起的名字,蒙古语意为延续、传承。如今,草原和江南的骨肉深情仍在延续传承,续写着温暖的家国故事。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 娜  摄影/扬子晚报记者  闫春旭

编辑:李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