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新绿,万物焕生机。
眼下,满弦开工的通辽大地上,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企业生产线高速运转,处处涌动着蓬勃的发展热潮。一组组跃动的数据,一个个拔节生长的项目,见证着这座城市奋进的脉搏:
1—2月,通辽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9%,民间投资增速77.2%,制造业增速53.6%,房地产开发实现48.5%较高增长;
一季度开复工项目244个,科尔沁区龙马20万吨风电法兰项目、扎鲁特旗扎铝合金续建二期工程、通辽发电总厂2×350MW热电联产工程等一批20亿元以上项目有序复工建设;
目前,全市544个重点项目已办结480个,项目办结率88.2%……
年初以来,通辽市强化“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理念,以推进实施重大项目谋划行动为抓手,优化项目谋划储备机制、项目前期保障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等“三项机制”,助推重大项目快审批、早开工、早投用。
下好储备“先手棋” 激活发展“蓄能池”
通辽市成立了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工作推进组,下设12个工作小组,实行“专班+项目化”推进模式,按照产业类型、项目规模和实施阶段,建立“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的三级项目库,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项目储备体系。2025年,通辽市共谋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544个,总投资超2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超700亿元。
各旗县市区及部门精心策划本地区本领域项目,按照入库标准择优544个重点项目形成全市重点项目清单,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7个、10亿元以上项目54个、超50亿元项目11个;按照自治区入库标准确定实施自治区级重大项目262个,年度计划投资556亿元,各项主要指标均排在全区前列。围绕“十五五”规划方向,紧盯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导向,集中谋划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示范性的大项目,做实做优重点项目储备库。
截至3月中旬,已收集整理“十五五”期间项目681个,估算总投资7764亿元。下一步,霍林河700万吨氧化铝等铝基新材料产业、奈曼天然碱开发及配套系列项目、蒙东绿色数字智算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有望落地开花。
打好保障“组合拳” 刷新建设“进度条”
由通辽市发改委联合各审批部门组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班,采取集中研判、纵向联动、横向对接的方式,对2025年重点项目开展联审联批、集中审批。截至3月末,已累计完成自治区级、市级、旗县级审批事项2000个,手续办结率达到93.5%。
通过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工作推进组+行政审批部门+项目管家+帮办代办专员”联动运行机制,主动靠前服务,做到“一项目一对接”。利用全流程帮办代办、集中审批、现场办公等有力举措,围绕企业立项备案、用地预审、林草征转、节能审查等手续办理工作,由项目管家和帮办代办专员提供全程无缝衔接服务,全力做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截至3月末,年度实施的544个重点项目,手续全部办结的480个,办结率达88.2%。
此外,探索建立项目审批服务长效机制,积极推广不见面审批,将区域评估成果应用、依申请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政策、承诺制办结、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创新举措延续到后续项目前期工作中,不断加快推动审批办理进度,实现重点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立起推进“风向标” 结出项目“效益果”
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通辽市实行项目领导“包联制”,完善市旗两级领导包联项目机制。选取45个社会影响较大、对地区贡献度高的重点项目,由通辽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包联对接,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为项目推进排忧解难。
在推动项目前期手续审批工作中,通辽市发改委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水务、能源、林草、政数等部门对市级重点项目前期推进实行“一项目一台账”管理,加强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统筹力度,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建立市级重点项目“周调度、月总结”机制,定期向各级领导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加速前进手续办理、完善项目要素保障、提升项目谋划质效,努力跑出项目落地见效的加速度。截至3月末,预计重点项目春季做到续建项目全部复工、上半年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90%。
时下的通辽,正以“三项机制”为引擎,奋勇争先、大干快上,持续为项目落地与稳步推进按下“加速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包乌云 潘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