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候鸟翩跹 春景如画

  在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的辉河湿地,天鹅、灰雁、鸿雁、白琵鹭等候鸟陆续抵达,奔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新军 摄 

岱海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今年首批北归候鸟。李晓慧 摄

候鸟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小井滩嬉戏。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璐 摄

疣鼻天鹅在乌梁素海芦苇丛中觅食。赵靖 摄

在乌海湖一号码头,游人与红嘴鸥互动。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飚 摄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内蒙古多地迎来迁徙候鸟,天鹅、苍鹭、东方白鹳……这些优雅的生灵,跨越山川河流,或短暂停留,或筑巢安家,绘就和谐生态美景。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成千上万只红嘴鸥沿着迁徙路线陆续飞抵乌海湖。在乌海湖岸边,前来观鸟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争相与这些远道而来的“小精灵”互动合影。每年春秋两季,大约会有60多种、10万多只候鸟在这里栖息、繁衍。

  近日,岱海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今年首批北归候鸟,它们时而漫步岸边,时而振翅翱翔,给春日的岱海带来勃勃生机。随着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不断加大岱海水综合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来此栖息的候鸟种类与数量明显增多,由治理前的68种增加到现在的101种,岱海已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关键“驿站”。

  这几天,在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雅的白鹤、可爱的白枕鹤、鲜艳的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接踵而至。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让该保护区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6种。

  内蒙古横跨“三北”,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众多河流、湿地、湖泊为候鸟提供了理想的补给和栖息环境。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有3条穿过内蒙古。每年进入春秋两季,无数候鸟长途跋涉远道而来,在这里停歇觅食、补充体力。

  多年来,在候鸟迁徙季节,内蒙古在开展候鸟种类、数量等监测调查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地护林员、草管员的作用,系统开展栖息地保护、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及收容救护等工作,保障候鸟等野生动物安全迁徙。成立多部门协同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开展“清风”“网盾”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线上线下非法贸易、乱捕滥猎等违法犯罪行为,使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野生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内蒙古过境候鸟种群和数量逐年增加。截至目前,在内蒙古越冬的水鸟种群数量达16万余只,涵盖6目8科26个物种,并首次发现白头鹤和夜鹭的越冬踪迹。“三有”保护动物赤麻鸭越冬种群数量达13.2万只,占全球赤麻鸭总数的60%以上。

  春景如画,候鸟翩跹。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内蒙古大地徐徐展开。(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白雪)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