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内蒙古9.7亿亩草原陆续进入“带薪休假”模式

  本网4月12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霍晓庆)随着春季草原牧草返青期的到来,从4月1日起,全区9.7亿亩草原陆续进入休牧期,其中3.8亿亩禁牧区草原实行5年全年禁牧,5.9亿亩草畜平衡区草原执行不少于45天的春季休牧制度。休牧期间,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让9.7亿亩草原“带薪休假”。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像皮肤一样保护着山川大地,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多年来,内蒙古采取多种形式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从2011年起,连续实施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草原休养生息。2024年初,全区17个旗县启动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试点工作,紧抓“人”“畜”“草”关键问题,“疏”“管”“转”三管齐下,一地一策探索形成解决草原过牧的内蒙古“良方”。到2024年底,17个试点旗县草畜平衡指数全部降至10%以下。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5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实施方案》,在全区全面推开解决草原过牧问题工作,通过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不断加大退化沙化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加快转变牧区生产经营方式等途径,预计到2025年底,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降到10%以下,基本解决全区草原过牧问题。

  休牧期间,自治区各级林草部门将发挥草原网格员的作用,常态化开展禁牧和草畜平衡巡查,同时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构建起“天上看、地面查”的立体化监管体系。与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开展打击毁林毁草专项整治行动,保持严格监督执法的高压态势。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