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数控车工刘彦冰(左)带领青年突击队进行技术攻关。

北疆工匠、包钢高炉炉前工首席技能大师孔德礼在高炉前检查。
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作为一线产业工人“代言人”,全国人大代表、北重集团防务事业部数控车工刘彦冰履职回来后,第一时间将全国两会精神带到了生产一线,又迅速带领青年突击队投入到某产品零部件技术攻关中。
普通工人、技术骨干、人大代表,刘彦冰的成长轨迹是我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的生动缩影,展现了我区约300万名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
产业要发展,产业工人是关键。当前,内蒙古正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如何跟上技术发展步伐、产业升级节奏,加快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自治区总工会积极发挥自治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暨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在去年深入鄂尔多斯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基础上,于日前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要点》,从6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举措,多家成员单位共同发力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搭台铺路。
上好“北疆工人大思政课”
“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感人故事……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开展的主题示范阅读活动,为广大职工上了一堂精彩的“北疆工人大思政课”。
立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突出工会“大学校”功能,今年内蒙古将实施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创新开展“北疆工人大思政课”,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深化“暖边北疆行”关爱行动,组织北疆职工乌兰牧骑深入基层送理论、送文化、送温暖,打造“劳模工匠思政培训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产业工人中落地生根。
“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我了解了包头的传承文化,我会立足本岗位,发挥劳模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年轻职工投入到包头的建设中。”聆听分享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职工刘培林激动地说。
据了解,内蒙古将以“北疆工人大思政课”为载体,建立100名专家名师库,指导全区开展不少于100场职工文化讲堂“送教上门”、100场全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宣讲、100场劳模工匠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领广大产业工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展示主人翁风采。
走好“从车间到大学”之路
“工会‘求学圆梦’行动让我有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内蒙古自治区万瑞天然气公司职工袁瑞宁说。作为“求学圆梦”行动的学历提升补助对象,学员可获得500元补助资金。截至目前,自治区总工会通过“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4万名农牧民工提升学历能力。
据《关于全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区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农牧民工仍是重要组成部分,约有90万人。针对此现状,今年我区还将通过“求学圆梦”行动,帮助5000名左右产业工人特别是农牧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学历和能力素质。“我们将围绕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要求,加强农牧民工技能培训,把他们培养成稳定的制造业产业工人。”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我区将通过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动技能强企工作、实施企业深化产改助推计划、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开展助力新质生产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行动等措施,持续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
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质量实施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项目;支持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和数字人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大力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开展50家国有企业深化产改集中行动,培育建设百家民营企业产改综合示范点;深入推进“技能内蒙古行动”,提高就业技能培训质量,全区各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到35万人以上;依托28所内蒙古工匠学院,计划培训产业工人2万人次以上。
同时,为了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全面实施“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规模以上企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引导企业将现有岗位级别与“新八级工”有效衔接;加强对产业工人就业指导,深入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引导技能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流动。
搭建由“工”变“匠”舞台
“产业工人的道路越走越宽了,我就是‘产改’的受益者!”对于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90后”焊工王其其来说,劳动技能竞赛是他成长的重要平台。
工作中,他把比赛当成了学习成长的好机会,2022年参加内蒙古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比赛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项目获得第一名,并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像王其其一样通过竞赛脱颖而出的人才分布在全区各行各业,发挥着产业工人主力军作用。
以赛促学提技能,今年我区将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竞赛,组织20项全区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举办2025年“振兴杯”全区青年职业技能大赛 (职工组),组织产业工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竞赛活动,引领带动全区100万人次以上职工参与其中。同时,引导和支持大国工匠、北疆工匠、高技能人才参与自治区重大技术创新;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降本增效;组织1000人次劳模工匠参与“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为中小企业解决2000个现场技术问题,帮助5000人次中小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
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能竞赛,为广大产业工人搭建成长平台。同时,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帮助企业创新创效,解决生产难题,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马芳)(本文图片由自治区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