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红驼,百辆越野,穿越阴山,横绝大漠,此等场面见者无不震撼。
4月8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举行的“渡·阴山”穿越活动吸引了数百名越野爱好者。千峰红驼化身“文化向导”,与百辆越野车从鸡鹿塞出发,沿哈日纳沟穿越阴山,到达乌拉特草原深处的宝日汗图绿洲度假区。
巴彦淖尔地处阴山山脉与河套平原交会处,1600 公里黄金自驾环线,串联起100 余处历史遗迹与自然奇观,“渡·阴山”自驾品牌入选《2024 中国汽车旅行白皮书》十大自驾线路。“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充满故事性,既能体验越野激情,又能感受千年历史文脉。”南京乐游会领队说。

“渡·阴山”活动火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众所周知,大森林、大草原、大沙漠、大河湖、大雪原是内蒙古响当当的“金名片”,在“文旅热”的当下,优质的文旅资源让内蒙古频频“出圈”。
热门综艺《再见爱人》让全国游客看到了乌兰察布红崖台,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瑰丽令人赞叹;一篇《旧轨还乡》感动万千网友并登上热搜。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景色从南方的温婉渐变为北方的辽阔。”富有诗意的语句引起无数共鸣。“这么美的地方,竟然没去过。”很多网友已经开始计划暑假的乌兰察布草原之旅。
内蒙古的文旅流量正在变为消费增量。以文旅为纽带,激活消费潜能,让高质量发展既有“物质丰裕”,更有“人文温度”。
2024—2025年冰雪季,内蒙古打造的“跟着赛事去旅行”就是“文体旅”融合的典范。
全国滑雪定向挑战赛内蒙古鄂尔多斯站、兴安盟站,乌兰察布市第三届全国冰钓邀请赛……今年一季度,各盟市开展各类赛事12项。期间,各地融入非遗、国潮、音乐、美食等特色文化元素,推出特色文艺展演、传统美食品鉴、冰雪研学实践、非遗传承体验、国潮达人旅拍等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产品和项目,拉动当地消费。3月1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举办“歌游内蒙古”浑善达克天梯·二月二龙抬头冰雪拉力赛,赛事首日即吸引全国超万名参赛者与游客涌入,为当地带来超700万元文旅消费收入,成为开年旅游经济的重要引擎。

呼和浩特桃花盛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紧抓“歌游内蒙古”品牌塑造,围绕底蕴深厚的北疆文化展开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内蒙古文旅实现了今年一季度“开门红”,全区接待国内游客7012.93万人次,同比增长16.21%,是上年同期的1.16倍;全区接待国内游客总花费959.15亿元,同比增长14.32%,是上年同期的1.14倍。
数据不仅意味着文旅含“金”量高,还意味着人们的信心含量足。正因为对未来有良好预期、当下有愉悦心境,才有较高的出行意愿,愿意用脚步丈量壮美山河。
“春光艳冶,游人踏绿苔,千红万紫竞香开。”第二季度已经开启,内蒙古准备了6大主题219项文旅活动及产品。
“花海春潮”赏花主题活动可带游客沿黄河几字弯欣赏“梨杏争春”景观带,呼和浩特乌素图杏花季、包头土右旗“杏韵花朝”等特色花事活动让人们期待值拉满。东部盟市以“兴安岭上杜鹃花开”为主题,开展的根河万顷杜鹃花海徒步等特色项目,也引得无数人向往。

阿尔山美景。(资料图)
“春歌嘹亮”大型演艺活动,聚焦呼和浩特将迎来的刘若英巡回演唱会,配套推出“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主题线路。鄂尔多斯马头琴交响乐团进京展演、全国“春季村晚”30场巡演等艺术活动,构建起“剧场+景区”的演艺生态。
“民俗春韵”文化体验活动深度挖掘北疆民俗,包头黄河开河观凌月推出沉浸式实景剧《包头韵·黄河情》,赤峰华子鱼洄游季、乌海首届观鸟活动等26项特色民俗活动,将传统节庆转化为深度体验产品。
“春牧怡趣”天天那达慕活动将推出额济纳旗“苍天千峰驼羔”,骆驼那达慕引入国际商品展销,玉龙沙湖“沙漠小英雄”赛事融合生态教育,看点十足。
“春意盎然”中国旅游日活动将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举办内蒙古“5·19 中国旅游日”主场活动。同时,全区各地也将设立分会场,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旅游日活动。
“春图乐游”穿越自驾活动包括阿拉善春季英雄会、库布其沙漠群英会等8大穿越活动,串联起沙漠、草原、沙地多元地貌。
提振消费,政策先行。内蒙古年初推出优化消费环境等32项政策措施。今年的招徕政策可谓力度更大,优惠更多,奖励办法涵盖旅游包机、旅游专列、高铁(动车)、招徕游客四部分奖励,全年奖励总额1000万元,该政策从今年6月起分阶段实施。
在这个春天里,无论是亲近自然的踏青之旅,还是感受花海的浪漫之行,抑或是“夜游”消费新场景,内蒙古把文旅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内蒙古新闻网·草原云记者:冯雪玉 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