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内农大团队揭示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群落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新机制

  本网4月21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白莲)记者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草业学院草地生态团队王忠武教授课题组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期刊《Journal of Plant Ecology》发表论文,相关研究成果揭示了降雨变化对荒漠草原优势植物短花针茅重要值变化的“双刃剑”效应,为深入研究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干旱区植被恢复策略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研究发现,尽管短花针茅高度、盖度及生物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其重要值随降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降雨量增加促进短花针茅盖度和地上生物量氮储量,进而提高了其重要值;降雨量增加也通过直接促进短花针茅叶片蒸腾速率或促进叶片气孔导度从而提高其蒸腾速率进而对短花针茅重要值产生负面影响。研究结果为预测降雨量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植被演替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生理生态学依据,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适应性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资助。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