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夜话阅读 遇见更好的自己

IMG_9900.JPG
嘉宾分享
现场座无虚席
我为读书代言
经典共读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4月22日晚,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妇联等单位主办的“典耀中华 文润北疆 成长读书汇”世界读书日活动走进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师生们通过书籍分享、观点碰撞、经典共读等形式,共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唐诗宋词是汉字之美的巅峰。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样的故事?一个个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飞扬?“换个角度读诗词,会发现不同的诗意。”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学生李琦分享的书籍《鲜衣怒马少年时》带领大家穿越唐宋文坛,那些耳熟能详、震古烁今的诗词,大女主体质李清照、全能天才辛弃疾的跌宕人生将诗人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那些如在眼前的画面让人平添了丝丝缕缕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相思。

  “《不被大风吹倒》是莫言先生新出的一部散杂文集,莫言先生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与余华、史铁生等文坛好友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种种趣事和磨难。这些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莫言先生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翻开本书,我们不被大风吹倒!”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关欣冉的读书心得让人备受鼓舞,引发听众共识“卷也好,躺也好,不被大风吹倒就好!”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文学院教授杜勍妹分享的佳作《额吉的河》,带领听众回望“三千孤儿入内蒙”那段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学生包楷木分享了汪曾祺的《人间有味》阅读体会,深情点赞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品尝过的美食,引发学生们集体的青春回忆。

  “从历史到现实,每一本书都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我希望大学四年能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现场一位大一学生说。

  “纸质阅读在数字时代依然有强大的凝聚力,它不仅是一种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承载着一种情感的连接。学校馆藏书籍丰富,读书氛围浓厚,各种读书会、线上线下阅读分享活动密集,培养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为健康成长成才打好坚实基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成长读书汇”轮值会长格根哈斯说。

  文·摄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利军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