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金海燕奖·首届亚洲艺术电影节在中国澳门举办,内蒙古题材电影表现亮眼。其中,聚焦人与骆驼共生主题的影片《波依拉》获得乡土纪事单元“最佳故事片”提名;亲情佳作《脐带》的两位主演—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巴德玛与游牧电子音乐人伊德尔分别获得乡土纪事单元“最佳女主角”与“最佳男主角”提名;缉毒题材电影《猎虎》获得时代激流单元“最佳导演奖”提名。

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波依拉》《脐带》《猎虎》
代表内蒙古的电影力量
走上了亚洲的星光大道
作为观众的你可能对
他们的内容耳熟能详
但还是请跟随小编
一起进入奇幻的电影世界
重温电影里的感动与震撼
电影《波依拉》
这是由内蒙古知名导演鄂布斯
聚焦动物保护
历经数年精心打磨的作品
电影《波依拉》向观众展示了
一段关于人与骆驼的深情羁绊
同时兼具养眼的草原风光
将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
和心灵上的震撼

波依拉


该片在2020年荣获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提名。作为鄂布斯创作的中华民族生命文化系列电影的首部作品,电影将草原民族的精神面貌展现给更多观众,《波依拉》将视角放在人与动物共生这一主题上,将波依拉与主人的深厚情感刻画得十分令人动容,种种动人的情节,在导演鄂布斯的镜头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除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影片在画面呈现上同样可圈可点。人头攒动的那达慕大会、广袤无垠的内蒙古草原、肆意奔跑的野生动物等,亦是一次洗眼级的视觉享受,让人更为期待。
鄂布斯表示:“拍摄这部电影,就是希望带给观众至真至善的体验,通过波依拉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到这份难能可贵的情感。”
电影《脐带》

电影《脐带》。
电影《脐带》由青年导演乔思雪编剧执导,曹郁、姚晨监制,巴德玛与伊德尔主演,以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与北漂儿子的寻根之旅为主线,用“脐带”意象重构传统母子关系。影片全程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拍摄,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与人文内涵呈现了如诗如画的草原美学与生死轮回的哲思。
城镇的家、草原的家、寻找半生半死树的路途构成了影片的故事空间,以一种折线式的行动流动、延伸。(阿鲁斯带着母亲回到草原的家后又折返回城镇的家,后又回到草原的家;在寻树途中遇到封闭牧场被无人机劝退后绕路)物理存在的空间组合使得原本的空间意义发生变化,产生更多有意味的形式。

图片来源《脐带》。
母亲在城镇的家中居住了五年,这个家象征着母亲娜仁左格的现实生活环境和她的记忆断层。在城镇的家中,娜仁左格患有阿尔茨海默症,逐渐失去了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儿子和周围环境的记忆。这个家虽然为她提供了物质上的庇护,却无法填补她精神上的空虚和对过往生活的渴望。卧室墙壁上的绘画即半生半死树、蒙古包、羊群,无疑不是对真正的家的怀念。另外,城镇的家也隐喻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人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前往城市生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往往失去了与传统文化和自然的联系,感到迷茫和空虚。
电影《猎虎》

电影《猎虎》。
电影《猎虎》由内蒙古峪辰影业有限公司出品,刘尚编剧执导,本土演员斯力更、诺敏达来,特邀演员任乐等领衔主演,这部全程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取景的作品,以拳拳到肉的打斗、苍茫壮阔的戈壁风光,登顶爱奇艺多个榜单首位。刘尚带领本土团队,用标准焦段写实拍摄还原内蒙古的“天然影棚”魅力,让观众在缉毒警的生死抉择中,感受草原硬汉的血性与柔情。


电影《猎虎》。
《波依拉》的生态哲思
《脐带》的亲情疗愈
《猎虎》的硬核输出
都彰显了内蒙古民族电影的
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
期待有更多内蒙古电影创作者
让内蒙古电影事业迈向更高台阶
监制:赵静
文案:钦柏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