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陕西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小阳发帖称,WPS运营的“WPS超级会员”微信公众号会员到期提醒中存在错别字。该帖子引发了大量网友对于“帐”和“账”此处是否属于错别字,以及两字是否通用的讨论。(4月26日 《中国青年报》)
关于“帐号”和“账号”的争议并非首次。《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中,就包含了“账号”误为“帐号”。专家指出,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因此,现在的正确写法应为“账号”。
当下,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日益加深,提笔忘字现象愈发普遍。然而,错别字问题不容忽视,文字值得尊重,汉字应当较真。揪出常见误用字,不仅体现着个人的基本文化素养,更是对汉字的敬意。
互联网官方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其发布的内容会被众多用户浏览。一旦出现错别字,极易误导大众,尤其是对尚未掌握规范汉字用法的学习者影响更大。
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对错别字的关注和讨论,充分反映出大众对汉字的尊重。网友们各抒己见,查阅资料,列举出更多常见错别字,积极参与汉字规范的探讨。这种较真的态度,正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基础。这无疑是一个好现象,即便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依然重视汉字的规范性,并愿意为守护文字贡献力量。
这些情况提醒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对汉字规范的重视。学生在学校应认真学习汉字的正确写法与用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社会各界也应形成监督与纠错的氛围,当发现错别字时,能像小阳一样积极指出,促使相关部门重视并加以改进。每个人都应从细节入手,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汉字,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财富。 (姚早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