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经济新闻

【加快落实“五大任务” 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一季度内蒙古金融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本网4月27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永桃  实习生  黄爱超)4月27日,记者从“一季度内蒙古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一季度,内蒙古金融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涉外收支规模缓中趋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聚焦结构优化,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精准支持内蒙古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科技金融方面,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专业队伍,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25年3月末,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935.3亿元、372.8亿元和123.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14%和30.8%。

  绿色金融方面,完善内蒙古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金融服务支撑框架体系,今年3月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联合内蒙古生态环境厅等3部门印发《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实施方案》,今年4月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方案》。按新修订制度口径统计,2025年3月末,内蒙古绿色贷款余额5465.24亿元,比年初新增258.62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主动性和精准性,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充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和融资的难点、痛点、堵点,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一揽子”金融服务。2025年3月末,内蒙古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26.38亿元,同比增长13.8%;内蒙古涉农贷款余额9620.7亿元,较年初新增398.2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今年3月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联合内蒙古金融监管局等8部门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导金融机构制定专项养老信贷政策,创新适老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切实加大银发经济金融供给。2025年3月末,内蒙古卫生和社会工作中长期贷款余额(包括养老行业)83亿元,较年初增加3.7亿元。

  数字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将金融服务嵌入数字化重点场景,加大对数字产业金融支持力度。2025年3月末,内蒙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76.3亿元,同比增长58%。

  精准施策下,内蒙古主要金融指标整体向好。一季度,内蒙古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54.2亿元,同比多增22.2亿元。3月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292.4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年初增加965亿元,同比增长7.4%;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0542.4亿元,比年初增加1501.5亿元,同比增长6.2%。

  内蒙古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2025年3月,内蒙古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稳妥推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2025年3月,内蒙古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

  内蒙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一季度,内蒙古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达93.56亿美元。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