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热点评说

别让老年人沉迷直播间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直播间购物成为新兴的消费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便利与乐趣。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老年人深陷其中,出现沉迷下单、非理性消费的现象。

  直播间里,各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营销套路,成为诱导老年人非理性消费的幕后推手。一些直播间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以养生噱头为诱饵,推销所谓的“神药”“神品”。主播们打着“名医”的旗号,夸大产品功效,声称能包治百病,还制造“限量发售”的紧张氛围,刺激老年人冲动下单。很多老年人由于缺乏在网络上的辨别能力,在主播的花言巧语下,很容易信以为真,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这些毫无用处甚至有害健康的商品。这种营销手段不仅欺骗了老年人的感情,更给他们造成了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消费权益。

  老年人沉迷直播间购物,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健康问题频发,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健康的渴望日益强烈。养生直播间的保健品推销,恰好击中了他们的痛点,让他们觉得购买这些产品就能获得健康保障。同时,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圈子变小,子女陪伴时间有限,难免会有孤独感。直播间里主播的热情互动、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注和尊重,填补了内心的情感空缺。为了维持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老年人会不自觉地在直播间进行消费,以换取主播更多的关注和感谢。

  要解决老年人沉迷直播间购物的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和监管部门多方合力。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子女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陪伴,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帮助他们排解孤独和焦虑情绪。不要简单粗暴地禁止老年人看直播,而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辨别能力。子女可以和老年人一起观看直播,帮助他们分析主播的营销手段,让他们明白其中的套路。同时,鼓励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社区活动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社会层面则应加强老年人媒介素养教育,社区、老年大学等可以组织开展相关讲座和互动活动,向老年人普及网络知识和消费常识,教他们如何辨别虚假宣传、如何避免冲动消费。此外,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社交平台和娱乐活动,让他们有更多选择,减少对直播间的依赖。

  监管部门更要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对直播间营销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另一方面,要督促网络直播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建立风险识别体系,对诱导老年人非理性消费的直播间进行及时处理,并设置老年人防沉迷机制,避免过长的观看时间和过高的消费金额。 (王琦)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