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人民公安报》第3版刊发题为《一场时间和生命的争夺战》的文章,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交警为抢救脑梗患者开启生命通道。民警接警后迅速护送载有昏迷患者的车辆,指挥中心调控22个交通信号灯,仅用10分钟抵达医院。因送医及时,患者获救,家属含泪致谢。
全文报道如下:

2025年5月12日《人民公安报》第2版
“前方车辆请让行!后车有危重病人!”5月5日12时20分,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昭乌达快速路上,一辆疾驰的警车划开拥挤车流,后方紧跟着一辆白色小轿车。轿车后排,一名脑梗患者已陷入深度昏迷。一场时间和生命的争夺战正在上演。
时针拨回至当日12时07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指挥中心的报警电话骤然响起。
“警察同志,我车里有名脑梗病人,急需送往医院!”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
接警员急忙询问:“您的具体位置在哪儿?车牌号是多少?”接警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度系统同步弹出报警地点实时路况——最近的金桥中队巡逻车被即刻锁定。
“金桥中队注意!呼和浩特市南二环炼油厂附近一辆白色小轿车载有危重病人,需要紧急护送!车牌号是蒙A……”正在金桥开发区巡逻的赛罕区交管大队金桥中队民警臧鑫、李鑫的对讲机即时收到指令,二人立即驾车朝3.2公里外的会合点驶去。
12时13分,警车与报警车辆成功会合,一前一后向医院疾驰。当时,正值假期返程高峰,快速路上车水马龙。臧鑫驾驶着车辆,李鑫则用喊话器提醒前方车辆让行。
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听到喊话的车辆纷纷向路两侧避让。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指挥中心开启道路绿波带,22个交通信号灯同步调整,昭乌达路至人民医院一路绿灯。
12时23分,人民医院急诊大楼的轮廓终于在臧鑫和李鑫的视野中出现。此时,在路口执勤的交警发现警车后立即吹起急促的哨音,指挥着清空医院门前区域,确保警车与搭载病人的小轿车顺利进入院区。
“医生!快!”警车一停稳,臧鑫、李鑫便跳下车,推着病人奔向急诊室。据医生介绍,由于送医及时,为患者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交警同志一路护送,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事后,病人家属哽咽着感谢。臧鑫轻拍家属肩膀:“这是我们的职责。”(记者 唐建权)
制作:杨苏雯